2023年11月6日,中央政法委组织召开纪念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暨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发展“枫桥经验”20周年大会,果洛州达日县检察院荣获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殊荣。
近年来,达日县检察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足检察职能,能动参与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为三江源地区平安建设注入鲜明“检察蓝”。
一是深化检调对接。坚持预防和调解优先,与县司法局联合制定《检调对接实施细则》,对符合法定条件且当事人双方有和解意愿的案件,向所属乡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制发《移送人民调解委员调处函》,移送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将案件中的矛盾点纳入诉前调解重点,努力推动使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达成和解协议的,召开公开听证会,邀请人大代表、听证员、人民监督员、侦查人员、值班律师、村社牧长参与,充分听取当事人和听证员意见,释明犯罪嫌疑人责任,促使其反省自己的罪行,真诚认罪悔罪,解“法结”,化“心结”,减少了社会对抗,修复了社会关系,实现案结事了。
二是参与跨域协作。着眼达日县与四川省石渠县等3个县交接,涉边界地区跨域案件易发的问题,以“案结、事了、人和”为目标,借助“上下联动、横向互动、集成高效”的边界地区矛盾纠纷联调机制,两地检察机关积极协调对接,有效解决了跨域矛盾纠纷治理难、取证难、线索移送难等问题。着眼群众之间思想工作难做通的问题,检察官加强与当地基层衔接合作,一方面依托社区干部、网格员等深入了解社情民意,密切掌握案件当事人思想动态,为案件办理及纠纷调处提供了思路和决策依据;另一方面,促成所属乡党委、人民调解委员会等多方参与,耐心劝导当事人思想情绪,让事更清、理更明、法更透,促成握手言和。
三是创新司法救助。由于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牧民群众对司法救助知晓率不高,符合条件的主动申请司法救助率低,积极创新司法救助模式,把一笔笔“暖心钱”精准发放到困难当事人手中。用好线上方式,针对服务半径大、交通不便等实际情况,创新设立了青海省首个藏汉双语“司法救助线索受理平台”,平台可通过手机微信线上报送救助资料,极大程度减少了群众诉累。自2022年10月启用以来,牧民群众通过救助平台藏汉双语音报送功能,积极申请司法救助,受理线索同比增长300%,司法救助线索平台真正成为群众的“暖心桥”。拓宽宣传渠道,构建“村党支部党员—村委会—乡镇”点线面司法救助联动机制,村党支部党员、乡镇干部等81人被聘为司法救助检察宣传志愿者。同时从司法救助对象中筛选聘用11名宣传员,以其切身经历宣传司法救助工作,进一步提升了群众和社会各界对司法救助的知晓率,切实拓宽了司法救助线索渠道。衔接社会救助,在开展司法救助后,主动争取民政、教育、医疗等部门的支持,合力帮助救助对象解决就学、就业、医疗等方面存在的实际困难,积极缓解当事人情绪,帮助被害人尽快走出“阴霾”,回归正常的社会生活,努力实现救助效果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