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海东市检察机关牢固树立“数字检察赋能法律监督,法律监督促进社会治理”工作导向,聚焦生态环境和乡村振兴等领域公益损害问题,探索构建监督模型,循线深挖监督线索,积极拓展模型运用,深度融入社会治理,助推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加力提效。
今年4月,海东市检察院在履职中发现,互助县五峰镇陈家台村、台子乡河东村、东和乡山城村,循化县道帏乡宁巴村、多哇村、古雷村等地村道边及偏僻沟壑中有大量随意弃置死因不明的牛羊等动物尸体,部分动物尸体高度腐烂,附近土壤、空气和水体受到污染,致使社会公共利益受损。该院积极走访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协调调取该市养殖企业基本情况、无害化动物尸体处理设施配备等数据,通过构建“消除动物疫病传播风险法律监督模型”,开展异常数据筛查,通过人工比对和线下调查,摸排发现辖区乡镇、村庄均未配备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设施,被抽查的养殖企业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设施不符合防疫条件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海东市检察院立案办理公益诉讼案件2件,发出检察建议2件,及时督促相关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履职,切实解决随意弃置动物尸体的问题。为有效拓展公益诉讼检察监督模型成果转化,该院在全市检察机关部署开展“消除动物疫病传播风险”公益诉讼检察专项活动,充分发挥市、县两级院一体化办案机制作用,摸排行政公益诉讼案件线索23件,立案23件,发出检察建议20份,诉前磋商3件,召开公开听证会8次,督促无害化处理动物尸体152只,督促治理被污染水源地1处,督促治理恢复被污染河道2处。
今年4月,海东市民和县检察院在对2021年以来办理的42件废旧残膜污染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案件开展整改情况“回头看”时发现,辖区21个乡镇的田间地头、河道沟渠内仍有大量废旧残膜未进行回收处理。该院在走访相关行政主管部门、调取基础数据、进行人工核查的基础上,构建“废旧残膜回收综合治理法律监督模型”,进行数据碰撞,针对发现的问题,立案办理涉残膜行政公益诉讼案件22件,发出检察建议22件,督促确定乡镇残膜回收经纪人21个,督促签订目标责任书21份,督促回收农田残膜2250吨。同时,该院还会同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召开废旧薄膜综合治理工作座谈会,会签《民和县加强废旧残膜综合治理协作配合工作办法(试行)》,进一步明确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在废旧残膜综合治理工作中的职责分工,凝聚废旧残膜综合治理合力。该院还会同多部门开展以“加强残膜回收、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系列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530份,举办宣传讲座12次,以身边人身边事向农民群众解读农膜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教育引导农民群众选用国际标准农膜,降低和减少环境污染,积极助推乡村振兴战略。
(数检办、第六检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