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无障碍浏览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检察新闻 > 权威发布 > 正文

权威发布

【回眸 2023】回…宁市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年度盘点

发布时间:2024-01-08 09:53:13 来源:青海省人民检察院 作者:本站编辑

律回春晖渐,万象始更新。2023年,西宁市检察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紧扣检察工作现代化的工作要求,坚持依法能动履职、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法治自觉、检察自觉聚焦人民群众在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切身需要,解决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办案质量稳步增长、办案质效不断提升。一年来,全市检察机关共受理公益诉讼案件线索632件,立案612件,制发诉前检察建议437件,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整改率为100%,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立案18件,发出公告4件,行政公益诉讼听证328件。

盘点2023年,旨在续写新篇章,让我们一同回顾公益诉讼检察的益路守护

 

开展专项监督,持续提升公益诉讼履职办案精准性

2023年,公益诉讼检察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委十四届四次全会、市委十五届七次全会精神,忠实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公益为核心、以质效为导向,扎实推进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切实发挥公益诉讼助力西宁法治建设的履职作用。通过建立多部门协同共治模式,积极将公益诉讼检察制度的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切实维护社会公益。在全市检察机关组织开展电竞酒店专项巡查活动和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专项监督活动。其中电竞酒店专项立案17件,制发检察建议17份。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专项立案5件,制发检察建议5份,并会签《关于印发全面加强未成年人保护暨规范电子烟市场秩序工作机制的通知》。联合市水务局举行湟水河流域(西宁段)水资源保护专项行动启动仪式并签署《检察公益诉讼与水行政执法协作机制框架协议》,与市水务局及相关部门开展西宁市河湖安全保护专项执法行动。办理省院交办的黄河流域警示片案件,立案2件,发出检察建议2份,办理湟水河流域(西宁段)治理案件35件,发出检察建议35份。为保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贡献理论研究成果,积极参加兰州、平凉检察机关联合举办的检察机关服务保障一带一路建设,助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理论研讨会。

凝聚公益保护共识,合力推动构建现代化行政执法监督机制

为增强与行政机关在生态环境领域的协作配合,分别与各相关行政机关会签《关于抵御外来入侵物种行政执法与公益诉讼检察衔接促进加强生物安全管理的协作意见》《水行政执法与检察公益诉讼协作机制的实施细则》《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律监督打造湿地保护+检察公益模式合力守护湟水湿地资源的意见》《西宁湟水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环境执法司法协同保护机制方案》等协作机制,印发《湟水河流域(西宁段)水资源保护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为维护湿地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在青海西宁湟水国家湿地公园挂牌成立西宁市人民检察院湿地保护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站,促进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高质量发展。

开展调查研究,系统谋划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提质增效新思路

公益诉讼检察部门牢牢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涵,积极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和省委《若干措施》、市委《加强新时代西宁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实施方案》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工作部署,深刻领悟调查研究是更好地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必然要求,根据《关于在全省检察机关大兴调查研究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生态环境领域公益保护工作情况,深入五区两县开展调研工作,通过调查研究新情况、新问题,系统梳理生态环境领域公益诉讼办案短板弱项,总结经验,不断提升公益诉讼检察工作质效,以法治力量筑牢西宁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屏障,为宜居品质城市建设贡献检察力量。

坚持实战导向,利用数字检察监督模型提升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公益诉讼检察部门认真落实上级院和市院党组关于加强数字检察工作精神,将数字检察工作作为当前头等大事,通过对下指导掌握全市公益诉讼数字检察工作进展情况,督促监督模型取得实实在在的办案成效。截至目前,全市检察机关公益诉讼条线构建了残疾人两项补贴监督、行政许可监督、生育基金监管监督、老年人高领补贴监督、违规取水监督、最低生活保障监督、服刑人员违规领取养老金监督和违规排、取水法律监督等8个监督模型,数字模型建设工作在市院和基层院达到全覆盖。部分公益诉讼检察监督模型在参加省院组织的首届全省检察机关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竞赛中获得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优秀奖。通过监督模型共立案95件,制发检察建议57份,磋商结案31件,终结案件7件。城东、城中、湟中、湟源院分别签订《关于建立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体系建设联动协作机制的意见》《关于建立医疗保障基金监管行政执法与检察职能长效协作机制的实施意见(试行)》《关于建立保障高龄老年人合法权益协作配合工作机制的意见》《关于建立保障低保群众权益工作机制的意见》,进一步促进数字检察监督模型发挥实效。

深入挖掘典型案例,有效助推社会协同治理

公益诉讼检察部门以案件办理为抓手,充分发挥公益诉讼督促、协同效能,不断提升工作质效。市院办理的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白酒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系列案在20233月被青海省消费者协会、省检察院、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评为2022年度消费者权益保护公益诉讼检察典型案例、2022年度青海法院十大知识产权典型案例,同时省级公检法部门均以该案提起的公益诉讼惩罚性赔偿5189万元展开宣传报道。大通县院明长城检察公益保护专项活动的相关做法被省、市多家媒体报道,20234月该案例入选最高检、国家文物局联合发布的长城保护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并被《瞭望》新闻周刊以守护海拔最高的明长城为题进行报道,浏览量达109.6万。最高检应勇检察长调研青海时,就城中院办理的宏觉寺文物保护公益诉讼案件给予高度评价,并要求认真提炼好相关做法及成效,在全省检察机关推广。202312月该案例入选最高检发布的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目前正在进入“2023年度十大法律监督案例的评选阶段。

扩大宣传覆盖面,打造公益诉讼宣传最强音

为增强群众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法治意识,必须提高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知晓度。公益诉讼检察部门联合市邮政管理局、国安局、烟草局等开展寄递渠道集中整治专项活动,参加林草局举办的野生动植物多样性保护主题宣传活动,市法院等部门组织的青海西宁湟水河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环境执法司法协同保护框架协议活动,市林草局等部门组织的清风行动专项督查活动,市农业农村局组织的保护水生生物共建大美青海”2023年土著鱼类增殖流放活动。20235月在青海法学网以《西宁检察院在能动履职中彰显公益诉讼检察成效》为题宣传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在市邮政管理局举办的2023年邮政快递市场监管工作培训班上,就检察公益诉讼工作进行普法宣讲。与西宁市青年企业家商会组织召开检察履职助企暖企专项活动座谈会。与市工商业联合会、市青年企业家协会等开展互学互建促党建交流探讨谋发展党建联建主题实践活动。在首个全国生态日联合西宁市生态环境局在西宁市文化公园开展普法宣传。举办全市检察机关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检察助力美丽中国建设检察开放日,充分利用各类宣传活动扩大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的影响力和知晓度。

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力行。2024年,西宁市检察机关将一如既往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始终牢记法律监督职能,准确把握公益诉讼检察与服务大局的关系,切实履行好检察机关公共利益代表的神圣职责,扛牢省会城市五个首位责任,明晰工作方向,持续打造新亮点、实现新突破、回应新期待,以公益诉讼检察办案实效守护人民群众美好生活,以更优质的检察履职为服务保障现代化新青海建设上走在前作表率展现检察之为、贡献检察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