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无障碍浏览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检察业务 > 正文

检察业务

【数字检察】城西区检察院:以数字检察之“革”,造社会治理之“新”

发布时间:2023-10-12 10:46:12 来源:青海省人民检察院 作者:本站编辑

“数字检察”是大数据时代催生的一场科技变革,以数字检察之“革”,造社会治理之“新”。自数字检察工作开展以来,城西区检察院以时不我待的危机感、紧迫感,坚决贯彻落实上级院有关数字检察工作要求,抢抓数字检察之遇,破解法律监督之困,以数字检察引领西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图片

加强组织领导,凝聚检察合力。积极谋划数字检察工作,成立以检察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形成检察长抓总体、分管领导抓具体、检察官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先后召开四次数字检察工作推进会,梳理业务部门监督模型构建思路,凝聚检察合力,为数字检察工作提供有力组织保障,促进数字检察生根发芽。

厚积薄发,激活建模思维。通过组织全院业务干警学习省院数检办编发的《数字检察办案指引(第一批)、(第二批)》相关文件案例,聆听建模教学视频等形式,使检察干警摆脱思维桎梏,激活建模思路,提高检察干警运用大数据思维开展法律监督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有效推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构建和落地应用。

盘活案件数据,数字检察初显成效。坚持以案件数据为突破口,盘活案件数据,挖掘数字监督模型。以数字检察驱动法律监督、以法律监督促进治理,城西区检察院数字检察初显成效,自建的取保候审保证金退还法律监督模型、残疾人两项补助公益诉讼监督模型、剥夺政治权利执行法律监督模型在全省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竞赛中分别荣获三等奖及优秀奖。

树立常态化理念,赓续数字检察科技之力。“数字检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城西区检察院坚决筑牢数字检察常态化理念,着重在“转理念、拓思维、增技能”下功夫,凸显数字检察“个案办理—类案监督—系统治理”的监督路径,赓续数字检察赋能检察监督科技之力,以“数字检察”开创检察工作新格局,助推检察事业提质增效。

图片

把准数字革命之脉,撬开法律监督之门,对标左邻右舍院你追我赶,城西区检察院数字检察工作结出了硕果。“取保候审保证金退还法律监督模型”经碰撞数据发现25条异常数据,立案1件,发出检察建议1份回复并采纳,会同城西公安分局制定了《关于健全完善取保候审保证金机制的实施办法》长效机制。“残疾人两项补助公益诉讼监督模型”经碰撞数据发现191条异常数据,立案11件,发出检察建议1份并回复采纳。“剥夺政治权利执行法律监督模型”经碰撞数据发现14条异常数据,立案10件,发出检察建议2份,纠正违法通知书8份,均回复并采纳,会同西宁市公安局城西公安分局制定了《关于加强剥夺政治权利监督管理的实施意见》长效机制。

图片
图片


下一步,城西区检察院将认真落实“业务主导、数据整合、技术支撑、重在应用”要求,不断加强数据统筹和模型应用,切实提高检察干警数据思维,持续推进数字检察工作常态化。一是强化数字检察工作战略意识,层级传导压力,压实工作责任,推动数字检察走深走实。切实发挥数字检察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加强系统性谋划、抓好全局性统筹,聚焦重点任务、推动集成突破。二是用足用好内部资源,以结果为导向,坚持自建与借鉴相结合,推动模型应用落实到具体案件中三是持续强化数字检察队伍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培养,强化数字检察能力培训及经验交流,汲取先进地区成功经验,着力拓宽检察干警建模思维,推动城西区检察院数字检察工作蹄疾步稳。同时,充分发挥考核激励督促作用,将数字检察工作纳入检察人员业绩考评,引导检察干警自觉融入数字检察建设,不断推动自建与应用的数字检察模型迭代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