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精心部署,加强对下指导
西宁市检察院坚决落实最高检《关于推进行刑反向衔接和行政违法行为监督 构建检察监督与行政执法衔接制度的意见》,对西宁检察机关行刑反向衔接工作进行了精心安排和部署。在认真总结行刑反向衔接工作推进以来的经验基础上,重点针对存在的问题,加强对策研判和业务指导,要求各区县院积极主动与刑事检察部门做好对接,加强对制发检察意见必要性的审查,发现行政机关对检察意见未进行及时反馈的,要及时跟进监督,制发检察建议,进一步提升反向监督的精准性和针对性,助力提升溯源治理水平。2024年上半年,西宁市检察机关共办理行刑反向衔接案件245件,共向行政执法机关提出检察意见83件,发出检察建议1件,行政机关回复采纳49件(其余案件尚在回复期内)。
二、加强内外联动,推动行刑反向衔接办案规范化
为畅通内部线索移送渠道,加强外部支持配合,促进案件规范化办理,对内刑事检察部门、行政检察部门、案件管理部门及时沟通协调,召开检察官联席会,学习行刑反向衔接办案指引,明确移送线索的具体流程,所附材料清单,受理、审查、反馈等具体内容,确保行刑衔接案件标准一致,流程规范。针对具体案件,随时召开商讨会,对案件事实、法律适用,建议内容等方面遇到的疑难点问题进行讨论。对外与公安机关共同研究、协商解决不起诉案件移送办理工作中涉及的法律适用、证据标准、责任认定、处罚尺度等疑难问题,并与西宁市公安局、税务局就检察意见书的送达流程达成了共识。
三、全面梳理案件线索,做到刑行“无缝对接”
为顺利开展行刑反向衔接工作,由行政检察部门牵头,刑事检察部门、案件管理部门配合,就2018年至2024年办理的不起诉案件进行全面梳理,重点筛查梳理行刑反向衔接工作开展以来的不起诉案件数,符合行刑衔接案件数等,对符合条件的案件,及时移送,及时办理,防止“应移未移”问题出现。2024年上半年大通院共办理行刑反向衔接案件24件,制发检察意见18件,确保每一起行刑反向衔接案件的检察意见精准提出、规范办理、有效跟进。
四、聚焦数字赋能,强化监督履职
全市检察机关全面贯彻落实数字检察战略部署,将“大数据赋能法律监督”工作理念置于行政检察工作当中,为开展各项工作提供“数智支持”。城中院针对反向衔接审查过程中发现的出租汽车司机从业资格问题,通过对西宁市出租汽车从业人员数据、公安机关违法犯罪记录进行碰撞,形成数字模型,推动不符合从业资格的出租汽车司机名单,督促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及时作出处理,助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