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今年以来,按照最高检、省检察院“检护民生”专项行动工作部署,西宁市检察机关公益诉讼部门迅速响应、积极行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将“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贯穿于办案全过程,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持续以公益诉讼检察“力度”提升民生“温度”。
聚焦新业态
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直播电商等新业态为商家打开了全新的销售与市场推广渠道,为消费者提供了更直观、更真实的购物体验,但社区团购、网络营销、直播带货等网络新业态存在诸多虚假宣传、诱导消费等问题,西宁市检察机关公益诉讼部门聚焦新业态领域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开展专项监督,立案行政公益诉讼案件4件,发出检察建议3份,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1件,制作《公益诉讼助力新业态食品安全 服务高品质生活》宣传视频,群众理性消费和维权意识进一步增强。
聚焦“三农”,助力乡村振兴
为切实凝聚乡村振兴合力,助力乡村振兴提质增效,西宁市检察机关公益诉讼部门深化检察助农护农举措,针对高标准农田建设、废弃农用地膜、随意丢弃病死禽畜尸体污染环境、农资种子化肥产品质量等民生热点问题开展公益诉讼检察监督,立案行政公益诉讼案件32件,发出检察建议22份,督促挽回、复垦被非法改变用途和占用的耕地11.47亩,督促无害化处理病死牛羊尸体50余只(头),督促清理耕地内废弃农用薄膜550余亩,村容村貌得到改善,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持续增强。
聚焦群众关切
筑牢信息安全屏障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个人敏感信息保护逐渐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西宁市检察机关公益诉讼部门不断加大个人信息保护领域公益诉讼办案力度,针对违规公示个人信息等问题立案行政公益诉讼案件2件、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1件,发出检察建议2份,让人民群众放心享受安全美好数字生活。
聚焦安全生产
发挥公益诉讼预防性作用
为贯彻落实最高检“八号检察建议”,督促防范和化解安全生产隐患,西宁市检察机关公益诉讼部门因事制宜开展专项监督行动,及时研判高危行业、重点行业等安全生产隐患问题,聚焦群众反应强烈的室外健身器材零件缺失、无证销售烟花爆竹、无证销售液化气、“飞线充电”等问题,立案行政公益诉讼案件53件、民事公益诉讼案件1件,发出检察建议37份,安全生产领域公益诉讼持续纵深发展,人民群众“安全感”不断提升。
聚焦生态保护
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大局
碧水、蓝天、净土,是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硬指标,西宁市检察机关公益诉讼部门围绕群众重点关注的违法堆放固体废弃物、建筑生活垃圾、污水排放等污染环境的问题,不断加强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领域检察工作,共立案行政公益诉讼案件85件,发出检察建议35份,提起行政公益诉讼案件2件,督促清除处理违法堆放的各类生活垃圾和固体废物1414.06吨,督促清理污染和非法占用河道6公里,督促收缴行政处罚罚款13万元,安全生态屏障更加坚实稳固。
聚焦重点人群
深化特殊群体权益保障
西宁市检察机关公益诉讼部门以专项行动为抓手,围绕特殊群体关注的无障碍设施建设以及校园周边售卖“三无”产品、食品等问题,立案行政公益诉讼案件39件,发出检察建议20份。聚焦快递公司、外卖平台未缴纳劳动者社会保险问题,立案行政公益诉讼案件4件,发出检察建议1份,新业态劳动者权益得到更优保障。
下一步,西宁市检察机关公益诉讼部门将继续秉持司法为民的宗旨,持续深化“检护民生”专项行动,紧密围绕民生领域的突出问题,不断强化公益诉讼检察监督力度、广度和深度,以更坚定的决心、更务实的举措,为守护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推进现代化新青海建设贡献西宁检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