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省检察院召开2024年第一季度全省检察业务数据分析研判会,会议围绕《2024年1至3月青海检察业务数据分析研判报告》,分析检察业务运行态势,查找突出问题和短板弱项,研究提出进一步改进的措施。省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满志方主持会议并讲话。
“一案4人因证据不足撤回起诉后决定不起诉”“邀请人民监督员参与监督数量居全省末位”“民事执行监督检察建议采纳率未达到通报值”“认罪认罚案件量刑建议调整率较高、速裁程序适用率不升反降”“行政生效裁判、行政执行监督案件案源少”“公益诉讼案件总体办案数量呈下降态势”……海南州、黄南州、玉树州检察院检察长和省检察院第一、第七、第八检察部负责人逐项查摆检察业务中的突出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下一步改进措施。
满志方指出,一季度,全省检察人员认真履职、依法办案,各项业务工作取得新进展,但还存在不少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从条线看,“四大检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依然存在,量刑建议审判阶段调整率偏高,民事裁判案件监督率、民事执行监督检察建议采纳率未达到全国通报值,行政审判违法监督检察建议采纳率降幅较大,立案直接受理侦查案件有罪判决率还不理想。从地区看,各市州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仍然突出,部分地区“四大检察”业务指标中还存在少数空白项。
满志方强调,全省各地区、各条线要聚焦业务数据变化,既要放眼全局、通盘考虑,也要着眼实际、解剖麻雀,认真分析原因,拿出管用措施。刑事检察要着力推动构建以证据为中心的刑事指控体系,依法规范履行批捕、起诉职能,充分发挥审前过滤把关作用。持续强化轻罪治理,结合地区实际,加强与公安机关、法院的沟通协调,统一执法司法标准,完善轻微犯罪案件快速办理机制。着力加强侦查监督,进一步推动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机制实质化、规范化运行,切实加强对立案和侦查活动的监督,强化跟进督促,提升监督质效。民事检察要下大力气提升自身能力水平,严把提请抗诉、提出再审检察建议质量关,提高成功率,杜绝随意性,更加注重监督质与量的统一,提升民事检察监督的精准性,强化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行政检察要在提升办案规模、办案质效上持续发力,加大对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或不行使职权事项或行为的监督力度。坚持对人监督与对事监督相结合,加强对审判活动和执行活动的监督,促进类案监督和诉源治理。公益诉讼检察要持续巩固好“品牌”优势,在“创新、擦亮、做优、做精”上下功夫,继续抓好“4+11”法定领域公益诉讼办案工作,加大攻坚力度,力争消灭反电信网络诈骗等领域空白点。
满志方强调,全省各级院要发挥检察一体化优势,把各项检察职能真正融合在一起,形成高质效办案合力。进一步落实好涉“五项重点指标”风险案件台账管理机制,强化协调配合,有针对性地指导改进提升案件质量。加强三项本地化特色指标运用,引导和推动各级检察机关能动履职、高质效办案。扎实推进法律监督事项案件化办理和管理试点工作,及时总结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在特色模型构建上持续用力,特别是长江黄河源头流域治理、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安全生产监督、服务群众高品质生活公益诉讼保护等方面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监督模型。注重挖掘涉及生态环保、民生民利等领域成熟监督模型办理的精品个案,编发典型案例,全省推广应用。
省院领导、检委会专职委员,各市州院、铁检院(三江源院)、西平院检察长,省、市州两级院业务部门负责人及办公室、政治部、研究室、案管办、检务督察部相关人员分别在主会场和分会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