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下载
无障碍浏览 无障碍浏览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检察新闻 > 检察要闻 > 正文

检察要闻

【全省检察机关“在岗爱岗、知责尽责”研讨会发言摘登(二)】党雪梅:不忘初心 在岗爱岗 知责尽责

发布时间:2024-04-01 16:24:33 来源:青海省人民检察院 作者:本站编辑

根据省检察院党组安排部署,现围绕“我的岗位好不好”“我的职责是什么”“我要怎样尽职责”三个问题,结合岗位实际,谈谈本人的理解认识,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关于岗位的认识

“我的岗位好不好?”,岗位,不仅仅是“为稻梁谋”,岗位更意味着责任。有收获必有付出,有享受必有奉献,责尽才能心安。岗位是舞台。在岗位这一舞台上,只有小演员,没有小角色,每个人都是主角,表演的精彩程度取决于扮演角色时的投入程度。要把岗位当作展现自己能力的舞台,做好本职工作,摆正心态,轻装上阵,高调做事,低调做人。工作中善于谋划、勤于实践、敢于创新、树立亮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将平凡的工作干得不平凡,彰显工作的“匠心”。

我的岗位是省检察院案管办主任。2019年3月,承蒙院党组和院领导的信任,我被安排负责案管办工作。五年来,我不忘初心,坚持能动履职,把握案管部门作为检察业务工作“中枢”的职能定位,找准工作的着力点,抓住重点、解决难点,积极构建高效的案件管理机制,为有效促进全省检察办案质量提升不断努力。近年来,针对取保候审案件办案效率不升反降、“案-件比”作用被虚化等“反管理”问题,撰写了《“案-件比”指标作用被虚化 办案效率不升反降》专题调研报告,获全国优秀检察业务数据分析研判报告二等奖。去年,结合近十年全省刑事案件结构发生的重大变化,形成《服务平安青海建设助力治理能力现代化——青海省十年刑事犯罪数据分析报告》,系统梳理十年来全省刑事犯罪呈现的趋势、特点等,结合具体案例深入剖析原因、提出治理对策建议等,助力平安青海、法治青海建设,助推全省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参考。撰写的《新时代案管部门如何更好发挥案件质量监管作用》等多篇文章,获最高检、省委奖励。作为部门负责人,我积极营造踏实肯干、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为干警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鼓励干警创新实践,在工作磨砺中促进干警成长,案管办多名干警在全省案管业务竞赛中荣获“业务标兵”称号。案管办先后获“全省巾帼文明岗”“全省检察机关先进集体”“优秀党支部”等多项荣誉。2022年最高检案件管理工作考核中,案管办综合排名全国前五,2023年依旧保持良好势头,多项案管考核指标位列全国前十。作为全国案管工作突出省份,多次在最高检进行交流发言。可以说这个岗位给了我太多的收获和荣誉,我发自内心地喜欢这个岗位,热爱这个岗位。

二、关于职责的理解

案件管理部门是业务管理的主责部门,肩负着统筹好数据统计、分析研判、程序监管、质量评查等工作,要发挥业务管理的“枢纽”作用。身为案管部门负责人,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其身不正,其令不行”,要说到做到、承诺兑现,起到“上行下效”的作用;要多深入基层、深入一线调查研究,了解问题、解决问题;要管好自己的下属、亲属和身边人;要破除特权意识,形成从上到下、凝心聚气的工作氛围。要发挥好带头示范作用,切实担负起“管”的责任。一要正确把握高质效办案和高水平管理的关系,坚持系统思维、辩证思维,统筹好宏观管理与微观管理的关系,发挥好业务管理现代化整体效能。发挥好评价指标“风向标”“基准尺”的作用,应勇检察长指出:“评价指标、通报值指标减少后,案管部门的责任不是轻了,而是更重了。”宏观管理重在通过对一个地区、一个条线业务数据的分析研判,发现检察业务运行的整体性、趋势性、苗头性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前瞻性解决意见和措施,要统筹好“有质量的数量”和“有数量的质量”,促进法律监督质效的整体提升。微观管理要通过案件评查,精准评价具体案件质量,发现和纠正具体案件办理中存在的问题。二要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并举。深刻领悟“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深刻内涵、目标要求,注重发挥业务数据分析研判为引领的业务指导体系的功能作用,持续加强业务数据的日常审核、专项核查和通报,确保业务数据可靠、可用。要推动建立业务数据提醒、分析、会商,会商意见落实反馈以及业务数据发布与解读等分析研判会商机制。通过分析研判精准发现问题并实实在在解决问题,促进检察业务治理。三要坚持管案和管人结合。加强案件管理,坚持管案和管人相结合。依法依规落实办案管理责任,着力管好关键人、管到关键处、管住关键事、管在关键时。不断转变工作理念、管理方法、指导方式,引导检察人员树立正确政绩观,坚持实事求是、严格依法办案,以高水平管理促进高质效办案。

三、关于履职尽责的思考

通过对照省检察院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中“拖延症”“马虎症”的种种表现,我从自身思想、工作实际出发剖析检视还存在以下问题和不足:一是学习主动性还不强,习惯于按老经验老办法处理新问题,不善于运用新理念、新方法处理事情。二是工作作风还不够扎实,仍需进一步改进提升。三是创新精神不足,在地区特色亮点发掘方面力度还不够。

 下一步,我将认真按照“提质量、创亮点、强素质、固基层、保廉洁”的工作目标和《整治方案》要求,认真把握好案管部门职能定位,突出新时代检察业务管理“大管理”,涵养“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的大情怀,突出监督管理和服务保障两大主责,健全业务指导、评价、管控、外部监督等体系,构建科学高效的案件管理工作格局,促进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要加强学习。全面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自觉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主动跟进时代发展和工作任务需求,加强业务知识以及人工智能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始终保持与时俱进,不断提升履职本领。二要转变作风。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干工作不讲条件、不打折扣、不搞变通,坚决杜绝“不用心”“拖延”等问题,坚决克服思想和作风中的不良倾向,全力以赴抓好部署的各项工作落地落实落细。三要抓好重点工作。加强流程监管。加大对办案各环节程序性监控,常态化开展业务数据质量核查,常态化预警提醒、定期通报督促,及时纠正整改相关问题,推进流程监控实质化,下力气解决案卡填录不准确、数据失真的“老大难”问题;持续抓好案件质量评查。积极构建提级评查、异地评查、交叉评查等多元化的案件质量评查体系,适时组织巡回抽查评查;持续深化业务数据分析研判。聚焦最高检新修订的38项案件质量评价指标,理解领会指标背后的司法理念、司法规律和价值引领,建立以业务数据分析研判为引领的业务指导体系,统筹月度快报、季度分析和预警提示“三位一体”的分析研判会商机制。通过全面分析检察业务数据,把握业务工作动态趋势,发现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地区工作中的倾向性、典型性、异常性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服务科学决策。将分析研判与服务检察工作、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相结合,及时总结研究业务数据中反映出的普遍性、规律性、苗头性问题,撰写专项分析报告;持续落实涉“五项重点指标”风险案件台账管理机制,加强案件风险评估预判,梳理分析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指导督导,防止案件质量大起大落;扎实推进法律监督事项案件化办理和管理试点工作,促进办案规范化。对全省试点院法律监督事项案件化办理和管理工作情况开展指导督导。适时召开全省总结(推进)会,为全面推开法律监督事项案件化办理和管理积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