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检察部党支部 郝光凯
我是郝光凯,来自第八检察部。根据会议安排,现围绕“在岗爱岗、知责尽责”做主题发言,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我的岗位好不好
第八检察部负责办理公益诉讼检察案件。关于“我的岗位好不好”,我想用一句话来概括,职责重大、使命光荣、倍感荣幸。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是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决策、部署和推进的一项重大改革举措,也是国家的一项重要制度设计,是党和国家赋予检察机关的一项政治责任和法定职责。国家需要检察机关承担起这项职责使命,国家治理体系的完善也需要检察机关发挥这方面的作用。因此,自觉融合到国家治理的制度体系中,认真履行好法定的职责,按照制度设计的初衷发挥好职能作用是我们公益诉讼检察干警的重要职责使命。
与传统的刑事、民事、行政三大诉讼基于保护私益而设立不同的是,公益诉讼自诞生起就是基于保护“公益”这个核心目的而创设。因此,可以说,公益诉讼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公益诉讼职能涉及多个领域,如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有财产保护、未成年人、英雄烈士、军人、妇女等特殊群体保护、安全生产、个人信息保护、反电信网络诈骗等等,这些都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公益诉讼既全力做好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也关心群众身边的“小事”。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的殷殷嘱托,通过公益诉讼检察履职,保护好青海的绿水青山、珍稀动植物,服务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国家公园示范省,服务保障好黄河青海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同时,公益诉讼还积极回应群众关切,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守护群众美好生活。从日益整洁的背街小巷,到清澈透净的河流湖泊,从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到维护个人信息安全,从企业工地的安全生产,到庄严肃穆的革命烈士陵园……我们不难发现,其实公益诉讼一直在我们身边默默守护,以一种润物无声的姿态温暖着人民的幸福生活,能够参与到这项伟大的事业中,我倍感荣幸。
二、我的职责是什么
作为公益诉讼检察部门的一名检察官助理,我的职责主要是协助检察官办理各类公益诉讼案件以及完成领导交办的公文材料撰写等其他工作。2021年初,我很荣幸地成为了公益诉讼检察部门的一员,投身到公益诉讼检察这一项充满挑战的工作中,经过几年来的磨练,我深刻体会到,公益诉讼是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利剑,不仅要体现公益诉讼监督质效,还需要积极探索扩展新领域,满足群众的新需求、新期待。要始终坚持将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作为开展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的最大动力和最高目标,将保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勇挑重担、开拓创新,自觉对标“精准性、规范性”的要求,当好“参谋”和“助手”,协助检察官高质效办好每一起案件,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
作为公益诉讼检察部门的青年干警,有幸投身于捍卫祖国碧水蓝天净土和人民群众食药安全等神圣而光荣的实践之中,有幸为提升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贡献绵薄之力。随着立法推进,法律授权检察公益诉讼领域从传统4大领域拓展至“4+10”领域,正向“4+N”格局不断拓展,对公益诉讼干警的履职能力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我深刻认识到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是一项“崇高的政治责任、神圣的法定职责、美好的公益使命、创新的检察职能”,始终坚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我们要牢记初心使命、强化责任担当,不断提升发现损害公益新问题的能力,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以理想者、担当者、吃苦者、奋斗者的姿态,奋进新征程,诠释新青春,创造新业绩!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
三、我要怎样尽职责
心中有信仰,肩上有担当,脚下有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年轻干部在工作中要提升脑力、眼力、脚力、笔力,我认为,这四个词正是对我们做好公益诉讼工作的绝佳概括和自我对照。
一是在锻炼脑力上下功夫。公益诉讼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当前规模持续扩大、领域不断拓展、形势日新月异,办案范围已经形成“4+10”法定领域,且仍在不断拓展。对照“高质效办好每一起案件”的标准检视自己,专业素能和履职能力仍有不足,在调查取证、事实分析、法律适用及文书制作、案例撰写等方面的能力需要努力学习提升。
二是在提升眼力上下功夫。公益诉讼检察不同于其他检察业务工作的突出特点之一就是大部分案件线索都需要在主动履职中发现,办理公益诉讼案件第一步就是发现案件线索,为此,需要公益诉讼干警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具备一双敏锐的眼睛,善于观察,通过各种渠道充分了解可能成案的公益诉讼线索。
三是增强脚力上下功夫。公益诉讼的案件是用脚跑出来的,主动出击方能一击致胜。与其他部门的同事们相比,公益诉讼条线的干警更像是从事户外勘测的工作人员,田间地头跑,大街小巷遛,用脚步丈量着我们生活的家园。为了更好守护青山绿水,我们在全省开展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巡回检察,经常需要去高海拔、无人区、道路崎岖难行的地方,足迹几乎遍布了整个青海。为了查看污染水域,我们冒着大雨,踩着泥泞,翻山越岭;为了监督安全生产,我们不畏酷暑,头顶烈日,勘察现场;为了调查取证,准确鉴定,我们隐藏身份,暗查暗访。建筑工地、垃圾填埋场、水库、矿山、河滩、田间地头……这些看似和检察工作毫不相关的场合,就是公益诉讼干警的工作日常,生活不是只有美丽与祥和,在看不见的地方也存在着丑恶和危险,很荣幸我能做一名美好生活的守护者。
四是在提高笔力上下功夫。作为一名公益诉讼检察部门的检察官助理,无论是辅助办案、制作各种法律文书,还是日常各种事务性公文材料,都需要出色的文字表达能力。笔力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办案质效和履职效果。我要加强学习和锻炼,向书本学,向范文学,向身边的领导同事学,握紧“笔杆子”,苦练“基本功”,力争成为行家里手。
一项全新的工作,没有先例可循,没有经验照搬,公益诉讼的每一步都走得不易。与行政机关沟通,面向大众宣传,不仅靠脚力和眼力,更靠脑力和笔力。依然记得,以往我们每次办案时,总是要自报家门,再介绍一番公益诉讼的具体职能和发展意义,但即便这样,也并不是每次都能得到理解和配合。虽然困难多多,阻力重重,我们从没有想过松懈和放弃,通过召开座谈会议、磋商会议,发出检察建议等多种方式在行政机关间调节、斡旋,督促机关履职,推动问题圆满解决。现在,我们不用做自我介绍了,行政机关对公益诉讼的态度从不解和抗拒变成了支持和欢迎,甚至主动邀请我们参与,公益诉讼的软实力正不断增强,双赢共赢的目标正在实现。
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是我们每个人的梦想和愿望,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我们公益诉讼检察人的责任和义务。“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前进的道路充满挑战,但公益诉讼检察人为人民服务、为保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初心使命永远不会变,鲜衣怒马少年时,不负韶华行且知,我热爱公益诉讼,也敬畏公益诉讼,将始终怀着一颗敬畏之心,谱写检察青春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