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乐都区检察院紧紧围绕“业务主导、数据整合、技术支撑、重在应用”,深化数字赋能,依靠全国检察机关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管理平台,充分利用平台模型监督范围广、指引明确、便捷易用等特点,不断深化对数字检察思路、目标、任务的认识,以数字检察助推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
全力打造组织健全、机制完善、建用并举数字检察工作体系。
一是持续推进数字检察“强化一把手工程”,成立由院党组书记、检察长任组长的数字检察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推进全院数字检察工作。成立数字检察工作专班和办公室,压实“检察长领导主责-数检办统筹协同-业务条线建模小组实战”三级责任,切实加强数字检察工作组织保障。推进数字检察监督模型成果取得实效,院党组牵头抓总,研究制定《数字检察工作实施方案》,定期召开党组会、推进会、座谈会,确保数字检察工作有力有序开展,以督促落实数字检察工作的内容,完成目标工作任务。二是广拓数据来源,聚焦打破“数据孤岛”,主动与区自然资源局、法院等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沟通协调,先后建立了《乐都区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工作协调机制》《关于加强行刑衔接工作机制》,实现数据共享。三是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为了更好推进数字检察工作进展,鼓励全院干警积极参与数字检察工作,乐都区检察院制定了《数字检察数据管理办法》《数字检察办公会议制度》,为促进数字检察工作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以模型建用促进社会治理,提升检察监督质效。
乐都区检察院的“非法占地行政执法活动”数字检察监督模型开展技术建模后,排查出170个问题,均能验证前期构想的监督点。针对行政处罚决定书适用法律错误、当事人未履行行政处罚决定书但未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问题,向有关单位发出1份行政类案检察建议、2份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相关单位已经开展法律法规学习、往年行政处罚案件排查、请示开展没收程序、督促当事人缴纳罚款等工作。针对未征收非法占地行为的耕地占用税的问题,乐都区院与乐都区自然资源和林业草原局、乐都区税务局等单位召开联席会议,两单位表示接受检察机关监督,并决定由乐都区税务局牵头制定乐都区耕地占用税涉税信息共享机制和工作配合机制。该模型办案指引在全省范围推广应用,并入选全省第二批数字检察办案指引,目前已经追缴耕地占用税192万元。
以办案为中心,加快数字检察应用。
按照最高检“要统筹好研发和应用,避免多头研发、重复建设、互不兼容”要求,推进非自研法律监督模型推广应用,努力在不同监督领域实现突破。一是积极开展非自研监督模型推广应用,确保在不同监督领域实现突破。通过应用北京市顺义区金钱履行义务“涉金钱给付义务判决中未载明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债务利息”、河南省“律师违规代理民事检察法律监督模型”等法律监督模型发出民事类案检察建议2件。二是运用青海省检察院交通肇事危险驾驶被判处缓刑人员法律监督模型、海东市检察院危险驾驶、交通肇事法律监督模型发出检察建议4件,支持起诉意见书3份。运用本省共和县院当事人诉讼权利保障监督模型、海晏县院行政非诉执行监督法律监督模型2个,发出民事、行政检察建议2件。三是树立数字检察工作一盘棋格局,积极应用本院各条线模型成果,对于发现的行政机关执法不到位,工作机制不健全等,发出行政检察建议4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