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关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关乎千万家庭幸福安宁,关乎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民族未来。为不断提升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水平,践行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原则,河南县检察院依托“娜仁”未检工作室,始终秉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针,采取“捕、诉、监、防、教”一体化工作模式,不断探索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促进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一、强化案件办理,全面落实涉未特殊制度
一是坚持打击保护并重,依法办理涉未成年人案件。坚持“零容忍”态度,依法严惩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今年共批准逮捕侵害未成年人犯罪4人,提起公诉4人,量刑建议均提出实刑,有力打击了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同时,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秉持对未成年人犯罪宽容不纵容的理念,对1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开展考察帮教并在期满后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帮助其顺利回归社会。二是规范案件办理程序,落实未成年人特殊检察制度。今年共通知法定代理人到场4人次,亲情会见4次,开展心理测试与心理疏导5次,开展亲职教育4次,社会调查2次,提供法律援助2人次,犯罪记录封存1件,全力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二、强化能动履职,助力提升社会综合治理
一是持续加强检校合作。以校园预防为工作重点,依托法治副校长工作机制,定期深入校园了解校园安全相关问题,协助学校完善法治教育机制,对预防学生违法犯罪、校园综合治理情况提出建议,助推校园安全治理。二是严格落实强制报告制度。根据案件办理中发现的线索走访辖区内宾馆,通过查阅入住登记台账、询问摸排未成年人遭受或者疑似遭受不法侵害的线索等方式,对旅馆行业进行抽查,同时再次宣传强制报告制度,引导接触未成年人各类营业场所落实强制报告制度主体责任,形成共同保护未成年人的良好氛围。 三是联合相关部门开展校园周边安全管理监督检查。对校园周边小卖部、超市进行专项安全检查,督促相关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履职,确保校园周边安全管理全覆盖、无盲区。截止目前,共开展专项检查4次,制发检察建议书2份。
三、强化品牌建设,数据赋能涉未综合保护
为加强“娜仁”未检工作品牌建设,落实对未成年人的全方位司法保护,推动强制报告制度落地落实,推出“娜仁”未检微信小程序,紧扣未成年人检察“捕、诉、监、防、教”五位一体职能,紧紧围绕强制报告、法治宣传、家庭教育、观护帮教等工作模块,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云服务等技术手段,实现跟踪帮教、犯罪预防、法治教育等多种功能的立体叠加,真正做到用智慧科技为检察办案赋能。
四、强化法治宣传,筑牢少年儿童法治意识
立足本院实际,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方式,持续开展“开学第一课”“检察开放日”、“娜仁”信箱进校园等活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法治意识,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未成年人的良好氛围。同时,推出“强制报告制度”“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等为主题的藏汉、蒙汉双语版法治微课堂视频,并将视频推送至辖区内各中小学、“美丽河南”及本院微信公众号组织观看学习,进一步拓宽受众范围。今年共组织巡讲4场次,讲座8次,开展检察开放日活动1次,推出双语法治微课堂2期,受众达8000余人次。另外,未检干警参与录制黄南州电视台《法治黄南我来讲》栏目,积极推广宣传黄南州检察机关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成效。
五、强化监督意识,促进未检工作全面发展
主动接受人大、人民监督员等内外部监督,并主动汇报未检工作开展情况,争取多方支持,推动形成未成年人工作合力。今年,团省委、州人大先后调研视察本院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在肯定工作成效的同时,对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提出意见建议,为本院今后进一步深化工作、总结经验、打造亮点,以监督促提高、以监督促发展提供了有力遵循。
下一步,“娜仁”未检将在现有成绩上继续奋楫笃行,扬帆破浪,努力实现教育感化挽救涉案未成年人措施更加有力、保护救助未成年人更加精准、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手段更加完善、未成年人保护社会治理更加深入、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更加有效,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坚实有力的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