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抑)菌制剂是直接接触人体完整皮肤或黏膜具有一定杀、抑菌作用的制剂(栓剂、皂剂除外),分为抗菌制剂和抑菌制剂,能起到保持人体清洁卫生,降低外界致病微生物对人体侵害的一种卫生用品。
为贯彻落实最高检关于开展“消”字号抗(抑)菌制剂非法添加问题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部署要求,切实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用药安全。9月18日,我院第二检察部干警与县卫生健康局开展了“消”字号抗(抑)菌制剂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活动,对共和县辖区的主要医疗机构、诊所、口腔医疗机构和药店进行检查,全面摸排问题线索。同时,向经营者开展法律法规宣传工作,详细讲解“消”字号产品定义及其与药品的区别,引导经营者严把药品质量准入关,依法合规规范销售“消”字号产品,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我院将持续聚焦“消”字号产品抗(抑)菌制剂非法添加药物等违法问题,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严把“消”字号产品“安全关”,推动消毒产品及药品监管工作的提升, 以实实在在的办案效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让人民群众获得更加安全可靠的民生产品。
检察机关提醒您
1.看批准文号。抗(抑)菌产品包装上应该标有生产厂家卫生许可证号,没有卫生许可证号的,不是正规消毒产品,不要购买;
2.看标签说明内容。如果标有“预防性病”“治疗疾病”“治疗足癣”“缓解皮肤瘙痒”“杀灭精子”“避孕”“牛皮癣”“神经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等有治疗疾病的用词用语的,属于夸大宣传或仿冒药品,不要购买;
3.看标注用法。如果标注有“每日X次”,“XX天为一疗程,或遵医嘱”等类似药品用语的,属于企图打药品擦边球,误导消费者,不要购买;
4.看使用范围和杀灭微生物类别。消费者可根据抗抑菌制剂使用范围和杀灭微生物类别来选择合适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