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民事行政检察工作质效,加强检察队伍专业化建设,4月10日,海东、海西、西宁市(州)两级检察机关民事行政检察业务条线干警共70余人齐聚民和县,参加三地民事行政检察高质效办案同堂培训。
此次培训班旨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全面深化检察改革、进一步加强新时代检察工作意见》,深化巩固“四大检察”法律监督工作格局,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民事行政检察队伍,深入推进虚假诉讼专项监督及“全国检察机关高质效办好行政生效裁判案件攻坚行动”,着力破解民事、行政检察工作中的难点与堵点问题,切实提高业务能力,推动检察工作高质效发展。
省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马晓军出席开班式并讲话。他深刻分析了当下民事行政检察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就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检察干警履职能力要求的具体举措,对进一步增强民事行政条线干警监督意识和履职能力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要求。
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刻认识做好新时代民事行政检察监督工作的重要意义。民事行政检察监督是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守护盾”,与人民群众的生活紧密相连,民事行政检察必须主动回应这些关切,通过精准监督让群众感受到检察温度和司法的人文关怀。民事行政检察监督是守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校正器”,要充分发挥行政检察“一手托两家”作用,既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又监督审判机关公正裁判,保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推动形成“司法监督+行政履职”的良性互动。民事行政检察监督是服务法治建设大局的“助推器”,要善于通过穿透式的延伸监督,推动行政机关建章立制,从源头上减少行政争议,主动融入社会治理,通过“治已病、防未病”,助力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
二是突出重点靶向发力,以高质效办案彰显检察监督担当。要聚焦“急难愁盼”,让监督更有温度。紧盯弱势群体权益保护,重点关注农民工、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儿童等群体的权益保障;守护公共利益和民生底线,充分运用公益诉讼诉前程序和提起诉讼等手段,坚决向污染环境、危害公共安全等行为“亮剑”;服务优化营商环境,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扎实开展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司法专项监督,强化穿透式审查,严厉打击恶意诉讼、虚假仲裁等违法行为,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要坚持“精准监督”,让监督更有力度,以“典型案例”引领司法公正,以“穿透式审查”破解监督难点,以“公开听证”提升监督公信力。要强化“系统思维”,让监督更有质效,统筹“三个效果”相统一,健全“一体化办案”机制,深化“协同监督”格局。要抓住“主要矛盾”,纵深推进工作,聚焦民事检察监督重点办案五个领域的关键点和突破口,持续推动全省民事检察监督提质增效。把行政检察监督办案四个重点领域作为全省行政检察监督深入开展、提质增效的发力点,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依职权监督,注重运用类案检察建议,提升整体监督效果。
三是主动履职提升素能,锻造堪当重任的民行检察队伍。要筑牢政治忠诚,做“两个维护”的践行者,把讲政治贯穿始终,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确保监督方向不偏、力度不减,站稳人民立场,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到每一个案件办理中。要锤炼专业本领,做精研业务的“行家里手”。强化学习培训,既要学好法律法规,也要研究司法解释、指导案例;注重实战锤炼,在实战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注重数字化赋能,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建立民事行政检察监督模型,提升线索发现、证据审查效率。要勇于担当作为,做主动监督的“拓荒者”,打破惯性思维,主动开拓创新,敢于“走出去”找案源,加强与律师协会、行业协会、基层组织的沟通联系,建立线索移送机制。勇于“硬碰硬”办难案,对于疑难复杂案件,通过调阅卷宗、实地走访、专家咨询等方式查明事实真相、厘清法律关系、维护合法权益。要善于“借外力”强监督,建立专家库,借助“外脑”提升监督精准度,争取党委政法委、人大监督支持,为监督工作创造良好环境。要坚守纪律底线,做清正廉洁的“守护者”,严格落实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深化警示教育,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加强内部监督,对案件办理中的程序违规、行为失范等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迁就。
海东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方复东作了欢迎致辞。他强调,此次培训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友谊与合作的纽带,希望全体参训人员能够理念共学、经验共享、难题共研,全身心投入学习,汲取养分,蓄势待发,在互动中拓宽视野,在分享中凝聚共识,切实将培训所学转化为工作实效,提升民事行政检察工作质效。
此次培训班课程设置紧密贴合实践需求,围绕民事行政检察监督工作的重点、难点以及检察干警业务素能方面的短板、弱项,邀请了海西州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刘富梅进行授课。培训期间,还将组织学员们进行交流研讨,学习高质效履职经典案例、分享办案经验,共同探讨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升干警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第五检察部 逯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