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数字检察”工作要求,引导全市检察干警树立数字检察应用、增强大数据法律监督的办案意识和思维,不断提高法律监督的能力和水平,推动民事、行政大数据监督模型在全市落实落地,提升办案质效,10月16日,市检察院组织召开全市民事、行政检察监督模型推广会暨业务数据分析会。谭志轶副检察长出席会议并讲话,各区县院民事、行政分管副检察长及部门主任、第五检察部全体检察人员参加会议。
会上,城中区检察院介绍了“危险驾驶罪”行政违法行为监督模型,城北区检察院介绍了不起诉案件“行刑反向衔接”法律监督模型和“护薪+助企”监督模型,市院对此项工作表示充分肯定,并对两院监督模型的构建情况和成效逐一进行点评,要求全市其他区县院积极运用以上三个成熟监督模型,依托大数据监督模型在民事、行政检察工作方面取得新突破。
市院就1-9月各区县院民事、行政两项业务数据进行通报,逐项列出各个院的突出数据、薄弱数据、空白项,对下一步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五部主任同青权结合本省其他市州院数据,分析对比找差距,并根据1-9月西宁地区业务数据,逐项分析业务核心指标,查找未达到核心指标通报值的原因,研究找出改进措施,补短板、强弱项,确保年终考核民事检察工作达到通报值,提升全市民事、行政检察监督质效。
谭志轶副检察长强调,数字检察是一项长期工作,此次会议召开非常及时,各院要重视监督模型构建与应用。一要重视大数据监督模型的学习借鉴,以数字革命赋能法律监督。二要加强大数据监督模型的实际运用,有效破解监督难题。三要推进大数据监督模型的升级研发,为民事、行政检察工作提供“数智支撑”。四要注重大数据监督数据的安全管理,做好数字检察保密工作。五要做好大数据监督模型的经验总结,强化典型挖掘,及时推广,实现双赢多赢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