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无障碍浏览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检察业务 > 正文

检察业务

理思路 聚共识 鼎全力 抓牢数字检察新引擎

发布时间:2023-05-22 09:48:47 来源:青海省人民检察院 作者:本站编辑

数字检察战略是法律监督质效飞跃的重要工作机制,打开法律监督新天地的“金钥匙”是落实好党的二十大对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提出更高要求的重要抓手。西宁市检察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积极谋划“全业务智慧办案、全要素智慧管理、全方位智慧服务、全领域智慧支撑”的数字检察工作思路,切实把数字检察工作作为加强法律监督工作的切入点、关键点和突破点,主动推动建设新时代西宁检察现代化。

注重布局、协调、统筹三者融合发展,清晰定位数字检察工作的发展路径自最高检召开全国检察机关2023年度数字检察工作座谈会以来,在省检察院党组的坚强领导下,西宁市检察院党组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数字检察工作,成立以检察长为第一负责人的数字检察工作领导小组和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下设分析研判、数据保障、综合协调三个工作组;成立由案管办、综合业务部牵头的数字检察工作专班,印发《西宁市检察机关推进数字检察工作方案》,画出路线图,明确工作内容、责任部门、完成时限等。不断深化学习。通过邀请专业人员授课、组织参加各类培训、组织学习最高检、省院发布的指导性案例和视频资料等,引导干警破除畏难情绪,澄清干警对数字检察工作的模糊认识,充分认识数字检察工作的重大意义,理解掌握构建数字检察模型的思路方法路径,促使干警从不懂不会积极向主动作为转变解决实际问题。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全市数字检察工作情况进展汇报,及时了解数字检察工作中存在的难点堵点问题和不足,专题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切实加以解决。争取外援支持。邀请浙江省院援青技术专家、数字检察专家进行面对面指导,从理论层面和技术攻关两个方面为全市数字检察工作“疑难解答”“传经送宝”。加强对下指导。市院领导多次下沉区县院指导工作,就数字检察工作进展、数据抓取、模型建设、难点突破等方面提出指导性意见,构建全市两级院“一盘棋”的发展格局。

注重贯通突破、穿透监督、系统治理三者融合发展,创新探索数字检察工作的模式变革西宁市检察机关坚持“党组主管、部门主建、团队主战”的工作策略,努力形成攻坚式推进、团队式落实的数字检察工作格局和氛围。明确要求各区县院党组根据自身工作实际推进数字检察工作,一手抓认识理念思路提升,一手抓数字模型构建,充分发挥“关键少数”带头作用;明确要求各条线各部门强化统筹,主动调配好人力、精力、能力,抓好构建模型的可行性研究,确保重点突破;明确要求办案专班和办案检察官落地办案,结合自身岗位实际,处理好数据核查、线索移送、监督成案等各项工作,持续发挥“数据平台与建模平台”“技术平台与办案平台”“监督平台和治理平台”的集成作用,确保实战成效。截止目前,全市检察机关结合西宁地区办案实际,已建立模型12个,内容涵盖“四大检察”“十大业务”。同时,加强民政局、残联、司法局、公安局、交警支队、车管所、医保局、市场监管局等多家单位建立联合机制,努力打破数据壁垒,高效整合数据资源,在大数据检察监督体系“整体智治、高效协同”上实现新突破。

注重找准切口、模式创新、一域共享三者融合发展,在数字检察品牌创建上争先创优全市检察机关立足“四大检察”“十大业务”,不断探索和建立具有实用价值的数字监督应用场景,立足手段可复制、经验可推广,推动“一域突破、全市共享”,以数字赋能推进法律监督能力的整体提升,以条线融合、数据贯通、手段多元实现监督质增效。城北区院立足民事行政检察业务,在充分挖掘内部数据的基础上,加强与辖区行政部门的沟通联系,大量调取全区相关数据,根据获取的数据情况,将模型分为行政监督、社会治理模块和支持起诉模块两个部分,行政监督、社会治理模块提炼在建项目未存储保证金5个检察监督点;支持起诉模块抓取投诉人、被投诉单位等5项信息,筛选未处理案件。监督点确定后,全面运用思维导图、流程图,构建起“工程领域劳动者权益保护法律监督模型”,精准发现各类问题线索45条,并通过制发检察建议、办理支持起诉案件、会签工作机制等在维护劳动者权益领域积极发挥检察监督质效。大通县院搭建“保护水资源公益诉讼监督模型走访水利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执法单位相关企业,提取县域内注册企业信息、涉水企业清单、取水许可证企业名录、自来水公司企业名录等数据近4万条,努力打通数据壁垒,初步实现县域水资源数据共享。通过数据对比和碰撞,筛查出涉水企业100余家,生成可能存在非法取水情形的企业30余家,经与执法部门联动协作,排查出非法取水线索3立案行政公益诉讼案件1

数字检察工作是以数字革命赋能法律监督的重要抓手和有力举措,是一项全新的工作,西宁市检察机关将持续加强对数字监督典型案例、先进做法的学习,进一步拓宽思路,以目前构建的12个监督模型为试点,积极总结经验,及时发现并整改问题,形成完整的办案思路与操作流程,让大数据全方位赋能“四大检察”“十大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