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患积于忽微,长堤溃于蚁穴。“办事拖延”看似微小,但影响大、危害大,是影响制约检察工作发展进步的“暗礁险滩”。自今年3月省检察院部署开展“拖延症”“马虎症”专项整治活动以来,西宁市人民检察院“办事拖延症”整治组始终把专项整治作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利器,作为补齐短板、提升水平的契机,作为提振精神、转变作风的关键,全力以赴抓好专项整治,全神贯注解决突出问题,检察人员干事创业精气神有效提振、工作作风持续转变。
“思想引导+日常提醒”,营造拒绝拖延好氛围。行动上的迟缓源于思想上的懈怠。市检察院坚持以思想引导为抓手,采取多种宣传方式营造干事创业浓厚氛围,引导检察人员从思想深处养成有事即办的良好工作习惯。在微信公众号开设“拒绝拖延症、有事马上办”宣传专栏,定期推送相关漫画、语录、视频,让干警深入了解拖延症的成因、类型、后果及克服方法。拍摄“别拖了、快去干”警示教育小剧场,以工作中常见的“拖延症”为内容,台词幽默、构思巧妙、寓教于乐,干警反响良好、教育效果明显。计划拍摄3期,目前已完成1期。为全体干警采购拒绝拖延症定制鼠标垫,加强日常提醒,时时告诫干警拒绝拖延、马上就办。
“三级审核+动态销号”,确保问题整治好成效。问题查摆整改是专项整治的中心环节,也是专项整治的目标任务,直接决定着专项整治的成效。市检察院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组织全体干警认真对照“办事拖延症”具体表现形式,本着不怕羞不怕丑的原则,找准找实存在的问题,建立部门和个人问题清单,逐项制定务实有效的整改措施,市检察院共梳理问题287条,各区县检察院梳理问题624条。采取“干警自己评+部门领导核+分管领导审”的三级审核方式,制发问题整改自评表,“清单化”“台账化”“销号式”抓问题整改,有效防止自查自纠“犹抱琵琶半遮面”,问题整改“从纸上来到纸上去”等现象。同时,对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动态更新,实时掌握整改进度,目前市院75条问题已整改完成,212条问题正在整改中。
“预警提示+定期通报”,建立“马上就办”好机制。坚持“当下治”与“长久立”相结合,综合分析部门和干警查摆的问题,对拖延症易发多发高发的工作事项、工作环节等,有针对性地制定办事期限通报预警制度,对相关部门工作进程及时提醒预警,避免工作“卡节点”“超时间”。针对简报信息报送滞后、质量不高等问题,建立简报信息定期约稿制度,根据各部门、各区县院开展的重点亮点工作,带着主题约稿、带着要求约稿、带着时限约稿,确保简报信息报送快、标准高、质量好。下一步,将继续总结提炼专项整治过程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用制度形式固化下来,对发现的普遍性、持续性、反复性问题,及时研究制定长效整治机制,巩固整治成果,推动常治长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