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到来之际,为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助力新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近日,西宁市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部门应邀参加西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消费者协会举办的2022年“共促消费公平”——通信行业消费投诉分析会。
今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的主题为“共促消费公平”。其涵义包括:严格落实法律规定,实现更有保障消费公平;积极引导“科技向善”,实现更深层次消费公平;强化特殊群体保护,实现更大范围消费公平;践行绿色低碳消费,实现更可持续消费公平。分析会上,中国电信、移动、联通三大运营商西宁分公司负责人总结分析了2021年3·15期间通信行业群众消费投诉集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整改及成效进行了交流发言。市网信办、市场监管局行政执法局、网监科、商广科、消保科等部门进行了分析发言。
市检察院检察官介绍了检察机关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涉及的领域和工作职责。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资源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和社会财富。但在咨询行业、房地产中介、汽车销售、保险行业以及银行贷款等行业却出现了非法获取、购买、出售、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个人信息泄露问题成为全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这既是民生难点、痛点,也是社会治理的盲区和短板。2021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实施,明确将个人信息保护纳入了检察公益诉讼的法定领域。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在履行公益诉讼职责中发现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应依法督促相关单位或部门有效采取防范措施,从源头上强化信息安全,筑牢个人信息保护“防火墙”。分析会上,检察官建议三大运营商提高认识,强化措施,完善个人信息保护机制、加强企业内部监管,做好风险防控、加强通信营业网点和代办点个人信息保护的宣传力度,切实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和法律责任,防范杜绝个人信息泄露,更好保护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
下一步,西宁市检察机关将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聚焦网络时代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更高要求,依法履行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坚决维护个人信息安全,继续加大公益诉讼办案力度,推动个人信息保护法落地落实。一是突出保护重点,为特定群体的个人信息安全保驾护航;二是形成个人信息保护监管合力,强化与各行政部门的协作配合,健全行政执法与公益诉讼检察衔接机制;三是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举措,努力在筑牢个人信息安全底线上体现检察新作为,探索个人信息保护治理新途径,规范行业秩序,力促社会共治更加巩固,凝心聚力构建消费维权共治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