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为民办实事 西宁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显成效
发布时间:2021-06-23 18:00:28
来源:青海省人民检察院
作者:本站编辑
西宁市人民检察院紧紧抓住公益这个核心,聚焦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主责主业,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和队伍教育整顿中“为民办实事”实践活动,主动转变理念,不断夯实举措,突出工作重点,将公益诉讼与守护群众“舌尖安全”、助推乡村振兴、保障民生热点等有机结合,实现公益诉讼“开局好、起步稳、效果实”。
一、强化办案力度,提升公益保护质效
。
为牢固
践行司法为民理念,及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西宁市院运用“一体化”办案模式,成立专案组,积极办理侯某某等40人涉嫌制造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截至目前,全市检察机关共摸排公益诉讼案件线索136件,立案123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24件,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36件。
二、立足公益职能,多举措助推乡村振兴
。
在全市检察机关公益诉讼部门组织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服务“三农”专项监督活动,多举措助推乡村振兴。城北区人民检察院为促进乡村建设、保护农民权益、推进乡村振兴,联合辖区自然资源局等相关行政机关开展耕地专项保护活动,加大辖区耕地“非农化”等行为的排查力度,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推进耕地资源保护;城西区人民检察院为推进河湖生态治理法治化建设,助力区域美丽生态建设,与辖区自然资源局等有关单位召开联席会议,积极推动“河湖长+检察长”协作机制,提升河湖生态法治化水平;城中区人民检察院针对辖区部分村庄存在的旱厕设施没有得到有效整治、擅自倾倒生活垃圾等固体废弃物等问题,向相关部门发出诉前检察建议,建议其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湟中区人民检察院针对农药种子化肥问题向相关部门发出检察建议,相关部门针对发出的检察建议加紧落实整改;大通县人民检察院针对辖区部分村庄因灌溉河道堵塞影响农田灌溉的问题进行实地查看并调查取证,从法律规定层面理清相关职能部门监管职责,切实解决农田灌溉问题,为老百姓排忧解难。
三、聚焦民生热点,牢牢把握
公益
职责。
城东区人民检察院为进一步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守护未成年人“舌尖上的安全”联合辖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辖区内部分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进行检查严防严控校园食品安全风险,有效保障未成年人饮食安全。城西区人民检察院针对辖区部分路段盲道影响特殊人群出行进行立案监督办理。同时,聚焦药品领域安全,对辖区内药品经营企业药品销售安全监管情况开展专项监督,会同辖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召开行政公益诉讼案件磋商会,对存在的安全漏洞正在持续跟进;湟源县人民检察院针对辖区污水管网因年久失修导致堵塞后发生的污水外溢污染湟水河水质问题,组织相关责任单位进行协调磋商,对污水管网管道进行了重新更换和铺设,污水外溢情况已得到解决;湟中区人民检察院为依法保护珍稀鸟类栖息地的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在莲花湖珍稀鸟类栖息地检察公益诉讼保护站正式挂牌设立针对珍稀鸟类栖息地保护站。
四、
强化公益宣传,
凝聚公益共识与合力
。
市院组织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活动,送法进社区帮社区群众答疑解惑并以案释法。开展“典亮生活•与法同行”主题宣传活动,在城中区人民广场开展民法典,公益诉讼宣传,共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将“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走深走实。联合市生态环境局于6月5日世界环境日在北川河湿地公园开展“六五环境日暨保护湟水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题宣传活动。为进一步提升社会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意识,坚定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西宁凝聚共识、汇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