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下载
无障碍浏览 无障碍浏览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检察新闻 > 检察要闻 > 正文

检察要闻

七支部联动 驰而不息推进作风建设

发布时间:2025-07-21 09:31:34 来源:青海省人民检察院 作者:本站编辑

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结合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7月18日,省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部和未成年人检察部党支部,携手省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党支部、省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党支部、省妇联权益部党支部、省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处党支部、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党支部,共同开展了“党的生日话职责 驰而不息推进作风建设”主题党日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深化“党建+公益诉讼”工作模式,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以过硬作风建设成效持续赋能公益诉讼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凝聚多方合力,共同守护青藏高原珍贵的生物多样性。

实地感受:公益诉讼守护的鲜活生命

活动第一站设在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全体党员首先来到被救助野牦牛“可可”的栖息地。“可可”是三江源地区检察院办理“7·13”非法猎捕野牦牛案件中成功救护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看到“可可”如今健康稳定的状态,大家真切感受到了公益诉讼检察在野生动物保护领域发挥的不可替代作用。省检察院公益诉讼部门相关负责同志现场向全体党员介绍了近年来全省检察机关野生动物保护领域公益诉讼办案的突出成效。2023年以来,全省检察机关共立案办理涉野生动物保护公益诉讼案件34件,涉及被非法猎捕、杀害、交易的野生动物412只,通过办案成功追缴野生动物资源损害赔偿费用480余万元。 详实的数据和生动的案例,让参与单位同志对检察公益诉讼职能有了更直观、更深入的了解。

探访“高原精灵”:认识保护前沿阵地

在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专业人员的引导下,全体党员参观了包括雪豹“凌霜”在内的多种被救助珍稀野生动物的生活现状。中心负责同志详细介绍了该中心的职能作用。作为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全国唯一的雪豹繁育研究长期科研基地,中心多年来致力于野生动物救护、保护、繁育及科研工作,已成功救护雪豹、兔狲、荒漠猫、黑颈鹤等野生动物60余种、2200余只,其中700余只经过精心治疗康复后已满足条件成功放归自然。目前,中心饲养展出野生动物99种,1100余只,其中中国本土珍稀物种占比高达55%(54种),青藏高原本土特有物种占比23%(23种)。

重温誓词:凝聚共识 强化使命担当

活动最后,全体党员在鲜红的党旗下庄严列队,重温入党誓词。 铿锵有力的誓言回荡在现场,也激荡在每位党员心中。大家深刻认识到,青海作为“中华水塔”三江源的核心区,野生动物保护直接关乎区域生态安全和平衡。保护好这些高原精灵,不仅是我们公益诉讼检察的核心业务,更是必须扛起的重大政治责任。

活动成效:融合共治的新起点

此次联合主题党日活动是一次生动的作风建设实践课,也是深化“党建+业务”融合、构建野生动物保护“协同共治”格局的成功探索。7个党支部的党员通过实地观摩、案例讲解、数据呈现和深度交流,进一步增强了持续推进作风建设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深刻体会到驰而不息抓作风对于提升履职效能的极端重要性,同时,活动有效增进了各参与单位对检察公益诉讼的理解与支持,极大地激发了全体人员保护野生动物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汇聚更广泛力量,形成野生动物保护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夯实了基础。公益诉讼检察部党支部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巩固拓展活动成果,把作风建设的成效转化为依法能动履职的强大动力,不断深化“党建红”引领“生态绿”的实践路径,持续加强与各相关单位密切协作,为筑牢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守护大美青海生灵草木贡献更坚实的检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