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最高检以一体抓实“三个管理”推动落实高质效办案的工作要求,4月28日,青海省检察院举办“全省检察机关公益诉讼检察高质效办案双月点评培训”,引导全省检察机关高质效办好每一个公益诉讼案件,通过案件点评、质效分析督促指导办理一批高质效案件,切实提升公益诉讼案件质效,促推全省公益诉讼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全省三级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职能部门干警参加。
此次培训,海南州、海北州、黄南州等5个州级检察院汇报了自办的3件案件,省院逐案进行分析点评并针对办案中存在的法律要素不完备、监督不符合程序要求、检察建议不够精准等问题提出具体指导意见。海东市、海西州等7个市州检察院就2025年第一季度公益诉讼检察业务数据反映出的突出问题,深入剖析原因,提出加强和改进的具体措施。
省院通过对第一季度公益诉讼业务数据进行跟踪分析和动态研判,提出了抓实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切实提升工作质效的要求。一是强化业务管理提高公益诉讼办案水平。对标业务管理,主动从业务数据的阶段性变化中发现问题,精准施策、解决问题。各级院要认真看待第一季度公益诉讼检察工作中存在的立案数下降、四大传统领域特别是生态环境领域办案呈下降趋势、起诉案件还未破零等问题,结合实际找准提升工作的着力点,实现数量和质量并重。持续将四大传统领域作为公益诉讼检察的工作重点,特别是要坚持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青海检察履职优先方向,重点办理好生态环境领域公益诉讼案件。聚焦群众关切,积极深化拓展,充分挖掘新增领域案件,有重点分层次推动安全生产领域、妇女、残疾人、老年人等特定群体权益保护以及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办案工作。坚持以提起诉讼前督促行政机关自我纠错作为优先目标,对提起诉讼前不能解决公益损害问题的,应当坚决以诉的确认实现司法价值引领,推动检察公益诉讼起诉案件破零。二是以专项活动为引领推动高质效办案。聚焦生态保护,以最高检、水利部联合部署的“黄河流域水生态保护专项行动”及省院部署的“服务美丽青海生态文明高地建设益路行”“守护黄河源 甘青益路行”专项为抓手,一要突出重点履职尽职责,保护好黄河源头生态环境,加大对青海特色知识产权和黄河文化的保护力度,有力服务和保障绿色发展。二要创新方式提升实效,依托甘青两省共同部署的专项行动,联合开展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巡回检察,与甘肃检察机关在线索共享、案件办理等方面加强配合,共同推动生态保护。三要加强配合形成合力,激活用好与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已形成的机制,推动构建生态保护建设合作大格局。聚焦食品药品安全,深入推进最高检部署的“食药安全益路行”检察公益诉讼监督活动,加大重点攻坚领域办案力度,全力打好食药安全重点领域“歼灭战”,同时发挥好西宁市院、海东市院两个办案基地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培育一批典型案例、形成一批理论成果。三是加强数字赋能促推检察办案提质增效。深刻认识到数据模型在公益诉讼办案中破解线索发现难、监督工作被动和监督实效不明显等突出难题中的作用,在推广运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上下大气力,积极运用最高检、全省上架模型办理一批案件。同时,重点针对生态环境保护和民生保障两大领域,构建再生资源利用、国家公园生态环境保护、食药领域和弱势群体权益保障领域法律监督模型,省院公益诉讼检察部门成立由省、市、基层三级院公益诉讼检察职能部门干警组成的数字模型应用专班,确定专人对上架模型进行梳理,结合青海实际每月定期推送数据监督模型,督促各级院加大模型应用,以数字检察赋能公益诉讼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