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下载
无障碍浏览 无障碍浏览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检察新闻 > 检察要闻 > 正文

检察要闻

以法治为灯,点亮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之路——青海省检察院协同各方做好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

发布时间:2025-01-15 09:13:49 来源:青海省人民检察院 作者:本站编辑

近年来,省检察院持续拓宽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思路,丰富法治宣传教育实践载体,多措并举做优做实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以检察履职协同各方力量,以法治为灯,点亮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之路。2024年,全省检察机关共开展法治讲座和法治巡讲1413场,受众达61万余人次,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一、部门联动,凝聚普法合力

省检察院牵头打造“1+3+N”资源联动模式,由全省各级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公安机关会同当地司法行政、教育、团委、妇联等部门在辖区内中小学校、中职院校统一部署行动,既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公安机关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的作用,又利用司法、教育、妇联、团委等部门的工作优势,形成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合力。2024年3月,省检察院与省法院、省公安厅、省司法厅、省教育厅、团省委、省妇联下发《关于在全省中小学校、中职院校联合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的通知》,对全年“法治进校园”活动作出统一部署。9月开学季,共同开展全省“未爱守心 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百场万人法治进校园宣传月活动,面向全省中职院校、中小学校师生、家长,特别是偏远山区、乡村牧区、寄宿制学校学生以及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开展,共计开展法治宣传170余场次,师生受众达67570余名,做到全省农村中小学校“法治进校园”全覆盖。全年聚焦“六一”儿童节、“6.26”禁毒日、“12.4”宪法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专题法治宣传活动,积极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关爱未成年人、有效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良好氛围。同时,积极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陪审员、人民监督员等参加“法治进校园”活动,扩大活动影响力,增强活动的社会效果。

二、多措并举,点亮法治明灯

一是法治副校长接续前行。2024年,全省检察机关新增84名法治副校长。464名法治副校长定期进校园开展法治宣讲,覆盖师生12余万人次。2024年11月5日,省检察院检察长查庆九同志受聘为果洛西宁民族中学法治副校长,并以《让法治之光照亮青春之路》为题,为学校600余师生讲授法治课。二是“开学第一课”内容精彩纷呈。西宁市城中区检察院与团委、法院、总寨镇派出所组成宣讲团,以“现场观影+联合宣讲”的方式,检察官从热映的电影《第二十条》中关于校园欺凌的案例入手,以案释法引导同学们拒绝成为冲动的欺凌者、沉默的受害者、冷漠的旁观者。海东市民和县检察院联合市场监管、烟草、消防等部门开展新学期法治“第一课”,在讲授法治课的同时,通过消防实操培训让师生们进一步掌握火灾应急处理方法。海北州刚察县检察院在活动中采用双语互动式释法,并分别开设女生、男生专属法治课堂。玉树州检察院以“情景模拟+法治课堂”的形式将抽象的法律条文融入生动模拟场景之中,同时制作悄悄话“树洞”,由检察官对匿名问题进行解答。三是“花式”普法护航平安暑假。聚焦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短板弱项,积极探索创新、优化法治宣传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助力青少年安全、快乐度过暑期。西宁市检察院与市委政法委、关工委、团市委、司法局、教育局等8家单位举办“与法相伴 护航青春”西宁市第二届暑期法治夏令营暨绿色小卫士研学活动。玉树市检察院联合妇联等部门设立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站,为涉案未成年人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及关爱帮扶服务。大通县检察院联合县妇联走进宝库乡水草滩村,举办以“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家庭教育是关键”为主题的家庭教育指导普法宣传讲座。海西州格尔木市检察院联合公安机关开展防溺水安全法治宣传活动,为青少年及家长发放暑期安全手册,讲解出行安全,预防溺水等相关安全知识。四是法治云课堂持续发力。联合省公安厅、省法院、省教育厅、司法厅、妇联、团省委持续推出“未爱·守心”法治云课堂,根据不同主题每月发布两期,由教育部门推送到全省各级中小学校,以生动形式为全省中小学生普及法律常识。

三、强化监督,助推源头治理

全省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做好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工作的同时,积极做好校园及周边环境治理工作,以法治之力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省检察院结合案件办理情况,及时下发《关于开展校园安全及校园欺凌检察监督的紧急通知》等相关工作通知和工作提示,就防范校园欺凌、拒绝“烟卡”等工作作出部署安排。西宁市城西区检察院聚焦校园周边食品安全、住宿行业违规接待未成年人,海东市循化县检察院聚焦向未成年人销售烟草及新型电子烟,玉树州两级检察机关、海北州海晏县检察院聚焦学校及校园周边安全,海西州乌兰县检察院聚焦“一号检察建议”、校园欺凌、校园安全,黄南州同仁市检察院聚焦校园师生“盘中餐”安全以及入职查询、强制报告制度落实等,联合公安、教育、司法行政、团委、妇联、市场监管等相关职能部门开展校园及其周边食品安全、道路交通安全、周边环境安全等开展专项督导检查等系列活动,助推未成年人全面综合司法保护,对发现的侵害未成年人公共利益和社会利益的问题,以及相关部门履职不到位问题,依法履行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促进诉源治理和系统治理。

四、深化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一是培育推介未检品牌。在最高检与全国妇联举办的第45届检察开放日上,省检察院作为全国未检条线唯一代表讲述办案故事。对各市州及各基层打造的特色亮点未检工作,通过视频、文字、微电影的形式全面展示全省检察机关未成年人检察品牌形象、特色亮点,省检察院精心设计制作未检文创宣传品,扩大未检影响力。充分利用主流媒体及“两微一端”和抖音等新媒体,积极讲好未成年人检察故事。二是发布未检典型案例。省检察院联合省教育厅、省司法厅、省妇联共同发布4批25件典型案例,案例涉及未成年人检察公益诉讼、关注困境儿童和困难妇女,加强专项司法救助、涉案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指导、维护妇女儿童权益立案监督四个方面,案例发布后被检察日报、青海法治报等多家新闻媒体转载,法治日报、青海日报整版报道,受到一致好评。三是举办检察开放日。“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部署全省三级院共同举办以“检教同行,共护花开”为主题的检察开放日活动,邀请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代表、人民监督员代表、师生代表、家长代表、媒体代表等参加,进一步深化了社会各界特别是未成年人对检察机关和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认识。四是发布未检白皮书。对2023年青海未成年人检察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形成《青海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23)》并在“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予以发布,进一步凝聚社会各界对未成年人保护的广泛共识和行动力量,护航广大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快乐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