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下载
无障碍浏览 无障碍浏览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检察新闻 > 检察要闻 > 正文

检察要闻

“未爱·守心”“未”你而来青海省七部门联合开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法治进校园活动展播(二)西宁市

发布时间:2024-04-26 20:03:40 来源:青海省人民检察院 作者:本站编辑

2024年3月开学季,省检察院联合省法院、省公安厅、省司法厅、省教育厅、团省委、省妇联共同开展以“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为主题的法治进校园活动。全省各级检察机关主动作为,会同当地法院、公安、司法、教育、团委、妇联等部门统一行动、凝聚合力,深入辖区中小学校、中职院校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法治宣传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在校学生尊法守法学法用法,不断提高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努力营造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良好氛围。为进一步增强法治宣传效果、扩大社会影响,现将全省各市州开展法治宣传情况进行集中展播。

一、联通互动,以法律监督促推“六大保护”融通发力

西宁市检察机关积极联动司法、教育、团委、妇联等部门开展“法治进校园”工作,在形成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合力的同时,避免多头重复进校园“扎堆普法”“集中普法”的问题出现,提升工作质效。西宁市院精心筹备、周密安排,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关于在全市中小学校、中职院校联合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的实施方案》,并联合市教育局、团市委、少先队西宁工作委员会共同开展“开学第一课”法治进校园工作。湟中区院以“我讲”促“大家讲”为工作理念,主动与公安、法院、教育、司法部门协商沟通,细化活动序时进度和责任要求,在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的同时,为在校学生提供法律咨询、心理咨询、心理疏导等服务,齐心协力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法治环境和社会环境。城中区院与团区委、区法院、总寨镇派出所组成宣讲团,以“现场观影+联合宣讲”的方式,从热映的电影《第二十条》中关于校园欺凌的案例入手,以案释法引导同学们知法懂法,在面对校园欺凌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打造法治宣讲新模式、新阵地。

二、创新形式,为传统普法模式增效赋能

西宁市院将法治流动微课堂送进电影院,在观影结束后为观影的未成年人带去了以“预防校园欺凌 护航青春成长”为主题的法治课。城东区院除面对面宣讲外,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模式,利用线上“云课堂”的方式开展线上普法,还通过报纸、电视、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平台,及时发布未检工作信息、宣传片等,实现未检工作与社会舆论的良性互动。城北区院根据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组织开展“订单式”法治宣讲,在祁连路小学、光明小学、吴仲小学宣讲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如何防范校园欺凌;在巴浪小学宣讲网络安全等法律知识;在大通三中宣讲预防性侵害等法律知识。城西区院以科教视频形式为文苑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普及什么是隐私部位、以互动问答形式让小朋友更形象的认识性侵行为,并教授应对危险和预防危险的方法,提高未成年人自我保护能力。大通县院以国际三八妇女节为契机,为良教乡中心学校10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实现了“微心愿”。湟源县院结合大量学生涉“帮信罪”的新态势,向在校学生家长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联合家长共同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

三、综合履职,筑牢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防火墙

西宁市两级检察机关在“法治进校园”工作中,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积极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做好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工作,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城西区院联合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校园周边的食品经营户进行未成年人食品安全法律普法宣传,提高校园周边经营户的责任意识。同时开展住宿行业专项治理,梳理辖区涉案住宿行业违规接待未成年人线索,摸排职能部门执法监管情况,通过案件诉前磋商,形成综合治理共识,从源头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和未成年被侵害事件的发生。湟中区院联合法院、公安、司法、教育、应急、团委、妇联七家职能部门开展校园安保检查、消防检查、宿舍检查、食堂检查等活动,积极督促各职能部门履职尽责,打破“各管一段、各治一方”的桎梏,全力构建全方位、多维度、长效化的未成年人保护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