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下载
无障碍浏览 无障碍浏览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检察新闻 > 检察要闻 > 正文

检察要闻

省检察院聚焦五个方面强化综合履职促推“六大保护”融通发力

发布时间:2024-01-10 15:43:36 来源:青海省人民检察院 作者:本站编辑

2023年,省检察院准确把握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定位,切实找准检察履职与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保护的切入点、着力点、结合点,以综合履职推动“六大保护”相融与共,协同发力,共同构建青海未成年人保护大格局,取得良好成效。

一、聚焦监护监督工作,以检察+家庭促推未成年人保护

积极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加强与妇联等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在检察院、妇联、社区建立多家家庭教育指导站,实行“训戒+督促监护令+家庭教育指导”模式,引入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等社会力量参与涉案家庭的教育指导,制发督促监护令188份,开展家庭教育指导510人(次)。海东市互助县检察院办理一起寻衅滋事案中,针对4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家庭监护缺失、监护不力等情况,综合评估监护职责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分别进行训诫,制发个性化“督促监护令”并开展家庭教育指导跟踪落实,促进家庭监护问题得到明显改善。此外,多地检察机关还将家庭教育内容纳入“法治进校园”活动中,采取检察官讲授法治课+心理咨询师同堂开展家庭教育辅导的模式走进校园,教育引导学生与家长进行良性沟通,督促家长正确科学教养子女,受到学生、家长一致好评。

二、聚焦法治校园建设,以检察+学校促推未成年人保护

联合教育、司法、团委等多部门常态化开展“青春与法同行”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系列主题活动和“法治进校园”等活动,深化检校协作,促进法治校园、安全校园建设。一是加强校园犯罪预防。3月开学季,为全省中小学校的孩子们送上法治电子“大礼包”,各级院法治副校长、辅导员纷纷走进校园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讲座,海北州检察院“未检+思政”宣讲走出青海走进中国政法大学等高校,取得强烈反响。学期中,联合省司法厅等5部门制作14期不同主题的线上法治云课堂,各地亦依托未检品牌开设法治微课堂27个,创建“双语检察之声”普法栏目6个,制作微视频83个,同步为偏远乡村留守儿童送上网络法治教育课。9月入学季,联合省教育厅等5部门共同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未爱守心 携长风与你同行”百场法治进校园活动,举办启动仪式,发布全省首支以未成年人检察保护为主题的原创歌曲。共举办法治讲座1073场,模拟法庭等其他法治宣传活动158场(次),受众达42.87万人。二是深化检校协作机制。积极参与校园安全专项整治,促推健全完善惩防性侵害、性骚扰、校园欺凌机制。全省各级院通过专项工作、督导检查、信息共享等方式,共同推动校园安全制度建设。海东市院在办理一起教职员工性侵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发现校园安全管理存在漏洞,即启动行政公益诉讼诉前审查,对近三年来办理的涉未成年人案件中校园安全问题进行梳理,向市教育局制发针对性检察建议,推动教育局开展全市校园安全专项检查,完善规范校园安全建设。海南州检察机关开展“保障校园周边安全5+N检察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强化校园周边安全法律监督。

三、聚焦社会支持体系,以检察+社会促推未成年人保护

主动争取党委领导、政府支持,促进社会资源统筹与社会责任落实有机衔接,提升社会保护水平。大力推进未成年人检察社会支持体系建设,西宁市院作为全国未检社会支持体系示范建设单位,与团市委共同打造“西宁市青少年关护接力站”,建立起“检察+社工+咨询师+志愿者”的多元化服务团队,积极探索建立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干预机制,因人施策,因案施教,累计为全市3381名重点青少年建立关护五色档案,开展附条件不起诉监督考察65人,心理疏导247人(次),家庭教育147人(次),受益青少年达38000余人。湟中区院创建“荷华”未检品牌,依托“荷华”心理健康教育基地,打造4个辐射全区的“荷华”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示范点,联合教育局、司法局、救助服务站、福宁医院创建4个“荷华”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站,挖掘、链接各类资源参与未检社会支持体系建设。在办理一起性侵案件中,统筹发挥多元救助作用,为未成年被害人母亲申请救助金2万元,对未成年人开展为期3年跟踪家庭教育指导、心理疏导、帮扶回访工作。2023年,该名未成年人被中国海洋大学录取,该案荣获第四届全国社会心理服务十佳案例大赛第四名。上述工作经验,省检察院及时总结并在全省推广,目前全省检察机关已联合团委构建35个未检社会支持体系,引入司法社工44人。

四、聚焦惩治网络犯罪,以检察+网络促推未成年人保护

会同省网信部门持续落实依法治网,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清朗网络空间。立足案件办理有效推动网络保护。与市场监管、网信等单位开展专项治理,引导企业、行业协会、相关部门等主体压实网络治理责任。海东市院办理案件发现,过度接触网络成为未成年人受到侵害的重要原因,联合网信、文旅等部门共同开展网络安全专项检查,并制作电信网络诈骗等网络法治宣传小视频广泛推送。果洛州班玛县检察院联合宣传部等多部门开展涉未成年人淫秽制品专项整治行动,杜绝未成年人上网过程中访问不健康内容及违规接纳未成年人情况发生。依法严惩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网络犯罪。突出惩治成年人胁迫、教唆、引诱、欺骗未成年人参与电信网络诈骗、帮信、利用平台隔空猥亵未成年人等犯罪。西宁市城西区检察院从严从快办理了王某某通过QQ聊天对被害儿童进行隔空猥亵的案件。对涉嫌网络诈骗、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犯罪案件中,主观恶性不大、罪行较轻、初犯、偶犯的未成年人,在依法从轻处理的同时,开展针对性帮教,帮助顺利回归社会。

五、聚焦特殊制度落实,以检察+政府促推未成年人保护

积极履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结合检察履职发现的问题,会同有关部门共同构建未成年人保护大格局。针对我省尚未建立专门学校的情况,全面摸排符合进入专门学校的涉案未成年人,与省教育厅多次研究专门学校设立及专门教育开展问题,撰写专门学校调研报告报省未保办,对辍学失管涉案未成年人提出分级分层帮教管控等对策建议,推动专门学校建设。联合省教育厅等部门在西宁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打造我省首个省级未成年人观护基地--青海省“未爱·守心”未成年人观护基地,对检察机关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等4类16至18周岁的涉案罪错未成年人进行“1+N”联合帮教救助。针对我省目前尚无省级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基地的情况,与省妇联共同筹建全省首个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基地。针对因案致困妇女儿童救助问题,与省妇联共同开展“关注困境儿童和困难妇女,加强专项司法救助”专项行动,共对236名困难妇女儿童开展多元救助,发放各类救助金共计549.64万元,帮助转学、开展心理辅导、家庭教育指导 316人次。针对暑期儿童安全问题,与省妇联等11家单位同开展“少年儿童心向党 关爱守护伴成长”2023暑假儿童关爱服务活动,各级检察院举办6场不同主题、内容丰富的法治夏令营活动,沉浸式普法让孩子们安全、快乐渡过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