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下载
无障碍浏览 无障碍浏览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检察新闻 > 检察要闻 > 正文

检察要闻

青海运用多元法律监督举措助力提升古树名木公益司法保护效能

发布时间:2022-01-29 08:55:29 来源:青海省人民检察院 作者:本站编辑

古树名木,是具有生命力的“绿色文物”,在维护生物多样性、消减温室气体排放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021年,青海检察机关将助力加强古树名木公益司法保护作为涉林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的重要内容,综合运用磋商、检察建议、公开听证等检察职能,助力提升古树名木公益司法保护效能,海东市、海南州、海北州三地检察机关共办理涉及古树保护的公益诉讼案件25件,发出检察建议16件,磋商结案9件,保护古树120余棵。

友好磋商增进公益保护共识

2021年10月,海东市化隆县检察院在履职中发现,该县在古树保护方面存在树干上悬挂物品、未及时修理枯枝枯桩、未及时加固粗壮枝干和防护栏留有通道等日常管护不到位的情形。该院积极与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开展沟通磋商工作,签订案件事实确认书,督促该部门依法履行对古树的管护职责,加强对古树管护单位的日常监督和技术指导,对各类古树存在的问题因地制宜加强养护工作。该部门及时制定了2022年度全县古树名木保护复壮项目计划,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堵漏建制。同年8月,海北州祁连县检察院在履职中发现该县西路军、解放军二军纪念苑内古树小叶杨树干上捆绑有铁丝、电话线,对古树小叶杨生长造成严重损害,古树名木未得到有效保护。该院立即与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召开圆桌会议进行磋商,研究制定日常管护措施。会后该部门及时对受损的古树小叶杨进行抢救性保护,严格要求护林员认真履行监管职责,切实落实管护责任,确保古树小叶杨得到有效保护。

检察建议有力推动依法履职

2021年8月,海南州贵德县检察院在履职中发现,该县有古树名木20余棵,树种为新疆梨、白梨、秋子梨、榆树等,但部分古树长势衰弱、将近枯死,古树上只有标示牌,未设置防护栏,游客随意攀爬、采摘果实,古树名木未得到有效保护。该院立即向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发出检察建议,该部门立即采取浇水、施肥等措施加强对古树名木的日常养护,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强化专项保护。同年10月,海东市平安区检察院在履职中发现,辖区内建档立卡的古树共有35棵,涉及旱柳、白榆、小叶杨、青海云杉、紫果云杉、山楂、青杨、臭椿8个树种,但部分古树名木存在未设置护栏、未及时修护的问题,古树名木资源保护不够到位。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收到检察建议后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改进措施、落实责任人,组织专业技术骨干、乡镇干事、村干部对全区古树名木进行现场调查,健全完善日常管护和复壮措施。同时,该部门还建立健全了区、镇、村三级保护体系,与古树名木所在的4个乡镇11个行政村签订了为期三年的长效管护责任书。

公开听证凝聚公益保护合力

2021年4月,海东市乐都区检察院查明,辖区内古树名木存在未设置防护设施、有病害但未开展治理复壮等问题。该院针对上述问题召开了行政公益诉讼听证会,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担任听证员,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和辖区8个乡镇政府领导参加听证会,及时就加强古树名木达成共识。会后该部门及时对古树保护工作进行专题部署,对全区23棵古树实施“一树一策”保护和复壮措施,并对每个责任单位进行3-5次技术指导和督促检查,目前已完成了县级自查评估和市级检查验收。海东市民和县检察院查明,辖区内共有古树34棵,涉及品种有旱柳、国槐、核桃、白杨、青榆等7个品种,树龄500年以上的一级古树有6棵。存在部分古树树干悬挂、缠绕亮化彩灯、枝干放置杂物、未设置防护网围栏、未及时修理枯枝枯桩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古树的正常生长,该院立即向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发出检察建议。组织召开行政公益诉讼公开听证会,通报了相关情况。会后该部门立即开展整改,签订了34份古树名木管护责任书,与辖区政府及管护人进行沟通协调,强化技术指导,促进古树名木得到有效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