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激发全省检察机关广大党员干部崇尚先进、见贤思齐,立足本职岗位实干担当、奋发有为,为推动新时代新征程青海检察事业发展建功立业,6月30日下午,省检察院举办全省检察机关第四届“我身边的好党员”先进事迹宣讲会。省检察院韩青英、黄南州检察院张晓娟、西宁市城中区检察院张希梅3位同志分别结合自身的思想和工作实际,讲述了自己永葆初心、爱岗敬业的感人事迹。现将3位同志的先进事迹摘编如下,供学习借鉴。
平凡的岗位 不辍的耕耘 省检察院办公室 韩青英
自2016年调入省检察院,我已在这个看似平凡实则关键的岗位工作了近9年。机要工作没有那么多波澜壮阔,唯有默默无闻去付出、爱岗敬业去坚守。日复一日、工作如织,我始终努力践行“对党忠诚、严守机密、遵守纪律、开拓创新、甘于奉献”精神,勤勤恳恳、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尽心尽力,为机要保密工作尽一份绵薄之力,先后4次被评为省检察院机关优秀共产党员,2次被评为年度优秀公务员。
一、强化政治担当,高站位尽好责
忠诚是机要工作的灵魂,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机要干部的首要政治品格。我始终把政治理论学习置于首要位置,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拥护“两个确立”、 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严守保密纪律,将对党绝对忠诚内化为职业本能,将讲政治贯穿机要工作各环节全过程,对任何可能泄露党和国家机密的行为都保持高度警惕,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守好守牢机要安全。
二、强化工作措施,高质效履好职
为高质效做好机要工作,我潜心思考钻研,认真学习保密相关法律法规,全面掌握具体要求,及时研读各类保密工作文件,积极参加各类线上线下保密培训,定期参加省委保密委组织的法规培训,自觉接受省委保密委、省国家保密局和院保密办的各项监督检查,及时发现薄弱环节,整改潜在漏洞,消除风险隐患。近几年,先后两次搬移机要室,每次搬移都是场小小的冒险,那些机密文件就像孩子一样要好好照顾,确保绝对安全。第二次搬移是在去年,我综合围绕涉密载体保密防护、监控防护、安全防护、技术设备更新、空间优化等多个方面,用时四个月完成机要室的维修改造搬移,并加配了10台密码文件柜,机要文件中心环境得到改善,机要室安全性和保密性有了进一步提升。近年来,我牵头制定了《机要工作管理制度》《机要文件流转流程》等多项制度流程,进一步促进了机要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三、强化实干担当,高效率守好岗
机要室是文件的中心集结地,机要工作紧急、量大、繁杂、琐碎。每年机要室接收各类文件资料上万份,机要信件5000余份,为全院各部门提供文件查询500余次,复印非涉密文件5000余份,开具院、办介绍信50余份,每年各类纸质用印7000余次,线上业务用印500余次,向院档案室移交归档年度收发文、向省委涉密载体销毁中心销毁文件共计1万多份。同时负责办理省检察院机关印章刻制事宜,完成发文情况和会议召开情况的季度、年度统计和各部门的有关工作数据统计。
面对如此繁杂琐碎的工作,我始终以时时要谨慎、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认真应对,任何处理不当或工作的不细致都可能引发重大问题或事故。比如印章和介绍信管理工作看起来平淡无奇,恰恰最容易出问题,所以日常管理印章我加倍小心,只要出机要室就锁门以防万一,每次使用印章严格执行审批程序和印章管理规定,才确保多年来未出现过印章使用事故。文件数量多、文件处理过程涉及人员多,文件管理成了工作薄弱环节,我唯有脑勤、手勤、腿勤、嘴勤,楼上楼下多跑动,文件处理出现特殊情况多动手记录。很多时候一件事没处理完,另一件事接踵而来,我时常觉得时间不够用,所以我遵循急事急办、特事特办、慢事缓办的原则,确保文件不积压,领导交办事项不拖延,不发生泄密事件。
四、强化自我担当,高水平服好务
在与各部门和外单位对接工作时,我始终主动沟通、主动协作、主动落实,从细节中积累信任,不分内外处处利他,真诚服务,全力配合做好每一件事情。
多年来应对各种突发紧急情况,随叫随到已经成了我骨子里的工作习惯,遇到急事急件无论是双休日还是节假日,我基本都能到单位及时处理。三年疫情期间我主动值班值岗留守单位,确保疫情期间机要工作不受耽误。
惟其努力,始得玉成,道路仍在继续。今后我将继续坚定信念、牢记使命,将政治纪律政治规矩作为根本遵循,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不断加强自身纪律建设,严守国家秘密,忠诚担当履职,以更好的成绩回报组织和同志们的期望与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