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今年以来,乌兰县检察院立足检察职能,全面开展国家司法救助工作,共办理司法救助案件8件,发放救助金16.5万元,帮助被救助人解决面临的生活困难,温暖受伤的心灵,同时积极承担社会稳定职责,化解矛盾纠纷,为平安乌兰建设奉献乌兰检察智慧、力量。
千方百计深挖 各类司法救助线索 一方面紧扣重点案件,依托检察业务应用系统,充分发挥数字赋能检察工作的作用,对进入检察环节的涉人身伤害、困难妇女儿童、退役军人及军人军属、残障人士等案件逐一排查,筛选司法救助线索;另一方面构建以控告申诉为主,刑事检察、未成年人检察、民事行政检察多部门联动的救助协作机制,畅通案源移送渠道,健全完善救助线索发现、移送及快速办理的工作衔接机制。同时主动深入村社、法院,对潜在符合救助条件的困难群众,采取“提前告知+主动联系”的救助工作模式,做到“应救尽救”“应救即救”。在办案过程中,第一检察部发现某诈骗案中,该案5名被害人均未获得赔偿,随即将相关线索移交控告申诉检察部门,力求在最短时间内缓解被害人困境。鉴于司法救助申请人多为文化水平不高的务农人员,控告申诉检察部门在接到线索后,及时添加当事人联系方式,告知应该提交的相关材料,从申请提出到材料准备给予全程指导,方便群众,力争通过救助解决好被救助人的现实困难。
建立完善司法救助 与各单位相衔接运行机制 强化与当地政府职能部门、社会团体等协作配合,对案件线索移送、救助程序流转、多元救助衔接、强化联合回访、加强宣传引导等内容予以明确。紧抓我省数字化改革契机,与退役军人事务局搭建并完善《关于加强退役军人司法救助工作的意见》,深度推进司法救助与各职能部门有效对接、信息互通共享。利用各项机制,精准挖掘线索4条,及时锁定受助对象,主动出击,让司法救助的温暖精准触达每一位急需帮助的群众心中。
多措并举着力提升 司法救助工作社会知晓度 以“互联网+”为平台,积极利用微信、微博等加大司法救助工作宣传力度,全年发放宣传手册一百余份,推动形成社会公众参与支持司法救助工作的氛围。通过在各线上平台进行司法救助宣传和线上受理,方便贫困当事人第一时间了解政策、第一时间提出申请、第一时间获得救助。如被害人海某因案导致其赖以生存的劳作工具被损坏,生活顿失依靠,他通过本院公众号了解到检察机关可以进行国家司法救助,遂即拨通了我们12309热线电话。接到求助后,本院及时开展走访调查,快速核实情况,依程序发放司法救助金,以实际行动解其燃眉之急。
充分发挥司法救助 化解矛盾纠纷的重要作用 立足办案参与社会治理,重在化解矛盾,努力做到案结事了人和,将司法救助作为办理信访案件中预防和化解矛盾的重要环节,及时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促进问题源头治理。如民事检察部门在了解到县法院对马某花申请执行案长期未执行到位后,第一时间将该救助线索移交控申检察部门,控申部门及时启动司法救助程序,为当事人申请司法救助金缓解面临的困难。同时落实回访措施,开展实地跟踪回访+电话回访,了解受助群众在生活中存在的其他困难,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跟进帮扶,保障救助质效,从而真正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一次救助长效帮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