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无障碍浏览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检察新闻 > 检察要闻 > 正文

检察要闻

【民族团结典范】守望相助 民族团结一家亲

发布时间:2019-05-28 11:00:16 来源:青海省人民检察院 作者:本站编辑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一首家喻户晓的歌曲唱出了各族人民团结、友善、和谐的美好图景。作为民族地区,黄南拥有藏族、回族、撒拉族、蒙古族、保安族、土族等1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93.23%,各民族和谐共融、团结互助,共同创造了神韵黄南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民族政策的沐浴中,全州各族干部群众一起奋斗,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民族团结之花竞相绽放,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呈现良好局面。多年来“民族团结”已经成为一种理想、一种信念,根植于黄南人的思想和行动之中。关注少数民族的权益、关注少数民族的疾苦、关注少数民族的心声,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是全州人民、各行各业共同参与的一项活动。  

 5月7日,在州直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建设观摩交流会上,18家单位走进我院,对我院在推进民族团结创建工作中的多样独特的工作风格进行交流探讨。办公楼大厅内“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视频引人注目,诉讼服务中心大厅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窗口格外显眼,藏汉双语的标语、每个楼层党建阵地、民族团结文化阵地等不同主题的打造让人耳目一新。  

我院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与检察工作同部署同考核,以明确的工作思路,认真地工作态度,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牢牢把握,为检察工作的多方位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结合法制宣传、以案说法、走村入户、联点帮扶、学习藏汉双语、“七一”系列活动、开展党员活动日等各种形式,努力打造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机关。结合维护民族团结稳定、普及民族政策为核心的创建工作思路,形成各部门合力推进的工作方式,将民族政策宣传教育、目标任务推进等各项创建指标任务明确分工,责任到人,确保创建工作全覆盖。  

多年来,我院始终加强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力度,特别是注重发现、提拔使用少数民族年轻干部。目前,全院共有检察干警37名,其中,少数民族24名,现有领导班子成员7名,少数民族领导班子成员有4名,懂藏汉双语的检察干警占总人数的50%。藏汉双语已成为我院日常工作中的一大亮点,无论是与群众间的藏汉双语交流,或是办案过程中的双语法律文书,都极大地方便了少数民族群众的诉讼请求,拉近了少数民族群众和检察官之间的距离。  

同仁县夏卜浪村和多哇镇是我院的联点帮扶村和维稳点。自2016年以来,37名干警与夏卜浪村44名贫困户形成结对帮扶关系,每季度组织干警赴夏卜浪村开展帮扶活动。2018年,我院筹集资金为夏卜浪村修建党员活动室及室外活动场地。截止目前,为帮扶村镇协调落实帮扶资金达20 余万元。在参与扶贫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后安排双语检察官多次赴多哇镇开展以案释法、矛盾调解等活动,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团结稳定做出积极贡献。一次次的帮扶,消除了干群间的心理隔阂,感情的闸门打开了,干部与群众的心越来越近,只有走到群众心里,才能得到群众的认可,干群帮扶让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了一起。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实力持续增长,带动了民族地区社会事业不断进步,使民族团结教育深入人心。